针药结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研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控制效果。方法:择选我院年1月~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肺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47例。对照组给予引流胸水,并且给予白介素-2灌注于胸腔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药+针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检查测试癌胚抗原(CEA)、机体内缺氧的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情况,在拔管后半月进行复查,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测量,积液的深度测量是以超声检查在液性暗区的最深处进行标记测量。在治疗前后采用常用的KP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及健康表现。评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好,对治疗的耐受力越好。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5.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治疗之后,2组患者胸水中的CEA、VEGF、HIF-1α情况均明显降低(P均<0.05)并且实验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均<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KPS均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胸腔积液深度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治疗后胸腔积液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针药结合的方法辅助治疗能够抑制胸水中的CEA、HIF-1α、VEGF表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特点以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生存期较短,常易致转移而危及生命,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其中较为常见一种的并发症为恶性胸腔积液,病因主要是肿瘤侵犯胸膜细胞,致胸膜转移而引起胸腔积液。病理的类型多数主要为肺腺癌。当肺癌晚期患者产生恶性胸腔积液的现象时,预示者患者预后不佳,患者的总体大约有8个月生存期,若不及时有效治疗仅有大约4个月生存期时长。肺腺癌晚期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发展十分快,中等量大小的胸腔积液可在短时间内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喘促、咳嗽、张口抬肩、呼吸困难等表现,大量的恶性胸腔积液压迫到纵隔、心脏、肺,造成循环与呼吸功能的衰竭,晚期患者存活时间和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目前肺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局部放疗、胸腔内药品灌注为主,但以上几种治疗方案毒副作用较大且病情容易反复,多数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结合针灸对恶性肿瘤以及并发症上研究逐渐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yz/12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