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排痰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胸部手术后患者要积极进行呼吸康复锻炼,恢复呼吸功能,防止肺不张及呼吸系统感染。但由于术后病人惧怕疼痛,不敢咳嗽,致使气管内分泌物积聚,如果病人手术前有长期吸烟习惯,可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更易引起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所以术后我们多鼓励和帮助病人咳嗽、排痰。在术后24~48小时内,每个一两个小时,患者就要主动咳嗽、做深呼吸5~10次。术后3天内,护士或家属要每天协助患者咳嗽、排痰4~6次。具体做法是:咳嗽、排痰时,最好采取半卧位,也可采取病人喜好的卧位。嘱病人或陪伴亲友用手按住伤口,使肺部扩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减轻疼痛。陪伴者用手扶住病人,一手五指并拢,叩击病人背部,自下向上反复进行,使病人做有效咳嗽,将痰液排出。痰液较多粘稠不易咳出,可告知医护人员先做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后,拍背助咳,帮助其排出。
术后饮食
术后饮食是增强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除食管手术外,胸部手术后第一天即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约7天)不能经口进食,可静脉营养或经肠造瘘管滴入营养液。
一般要从清流开始,食物要清淡、细软、易消化吸收为主。因为手术创伤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所以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急于求成,要从最简单的开始。若胃肠道无不良反应时,在过渡到半流食、普食。不论手术前后,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绿、黄、红蔬菜、香菇、黑木耳、芦笋、柠檬、红枣等。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品,包括油炸食品。可经常吃些大蒜,不吸烟不饮酒。
胸腔闭式引流
即胸管,此管置于胸腔,以引流胸水。肺上叶切除的患者会在同一侧留置两根胸管,上管以排气为主,下管以排液为主。全肺切除胸管夹闭,防止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呼吸容量。
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肺部感染、伤口感染是开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们不仅增加了病人术后恢复的痛苦、加重了经济开销,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所以预防术后感染我们非常重视。(1)、保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2)、预防交叉感染,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3)、保证床单整洁,探视陪护人员不坐病床,被服被渗血渗液污染及时更换。(4)、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适度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从术后第一天起,如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平稳,固定好胸腔引流管,即可鼓励患者作床上活动。由于胸腔闭式引流、输液、心电监护等原因,会限制病人下床活动,卧床期间,病人主动进行下肢的伸屈练习,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拔除引流管后,早期可每隔4小时搀扶患者下床在室内行走3~5分钟,以后可以让患者自行下床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功能锻炼
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胸腔积液引流,减轻伤口疼痛,同时膈肌下降,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开胸术后由于切口长,切断肌肉多,术中撑开肋骨,术后很容易发生肌肉粘连、强直,因此在康复护理中,术侧肩关节、胸背部肌肉功能的恢复也是重要的一环。但病人常因疼痛而不敢活动术侧手臂,可循序渐进。下床活动后,可进行爬墙锻炼,方法是:臂外展伸平于体侧,站立于墙旁一臂距离,手指沿墙上爬,保持手臂伸直,同时随手上爬,脚向墙移动,继续上爬高过头。身体靠墙后按相反方向缓慢下爬,身体回至原位。
胸部微创手术康复更快
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胸部微创手术一再世界范围广泛开展,受到广泛患者和家属的接受。手术效果与常规手术一样,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切口小而美观,损伤小,恢复快。不切断胸部大块肌肉,不切断或撑开肋骨,不牵拉肩胛骨,所以运动系统肌肉和骨骼不受创伤,肩关节活动功能受影响小且恢复快,术后疼痛较传统切口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损害小,能保持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人和肺功能较差,难以接受传统胸科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yz/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