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胸膜腔一旦出现病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胸腔积液,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胸水”。引起胸水的原因非常多,以往由于技术上的局限,传统的诊断只能通过反复抽取积液检验分析及结合影像学判断,没办法确诊真正的病因。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内科胸腔镜”就是最新武器。今天,我们邀请到医院的黄捷晖、虞永鑫和欧勤芳三位专家来给大家系统地讲解一下这个方法的优势。
胸膜腔疾病及其检查手法
在肺脏的外面有两层膜,一个是脏层胸膜,一个是壁层胸膜,两层膜中间的密闭性间隙形成了胸膜腔。胸膜腔疾病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与其他疾病伴随密集。另外一方面,检查方法有限。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胸膜腔疾病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含气的疾病,比如气胸。这种情况是密闭的胸膜腔破了,肺外部从负压变成正压,需要临床的治疗。另一种是胸膜腔内产生了气体,叫胸腔积液,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咳嗽、胸痛、胸喘、胸闷、气急等临床症状,表明胸腔积液的量已经到达一定程度。
病人来就医时,首先要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包括CT和X光胸片,可以大致检测胸液的量和肺部的疾病。另外要进行B超定位,确定积液在什么位置,是否有包裹性的状况。临床医生再根据CT、X光胸片和B超报告,给患者进行胸腔抽液检查,抽取少量胸液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一些肿瘤指标和细胞检查。
内科胸腔镜与外科胸腔镜的区别
胸腔镜技术早就产生了,最早的是外科胸腔镜。外科胸腔镜一般是金属材料,最早要打三个孔,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也有了单孔治疗。内科胸腔镜前端的检查部位是软的材料,所以检查时前端可以度检查到胸腔的每一个角落。
内科胸腔镜与外科胸腔镜相比较,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①内科胸腔镜由肺科医生或呼吸内镜医生在气管镜室来完成,而外科胸腔镜由胸外科医生在手术室进行;②内科胸腔镜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容易耐受,外科胸腔镜则需要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来保证患侧操作;③内科胸腔镜使用一次性用品少,不需全身麻醉,费用明显低于外科胸腔镜;④内科胸腔镜主要用于诊断,同时也可以进行部分胸腔内治疗,而外科胸腔镜科可完成病灶切除等操作。
总体来说,外科胸腔镜和内科胸腔镜并没有一个好坏的区别,只是适应症不同,具体选择哪项检查要由医生诊断决定。
内科胸腔镜确诊后的治疗方法
如果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出良性的结核性胸膜炎,那是可以治愈的。结核性胸膜炎多与肺结核伴生,它们的治疗原则与用药相同,但是结核性胸膜炎疗程更长,为期至少一年。在大量胸腔积液的情况下,病人会有很严重的症状,如发高烧、胸痛、气喘,这个时候医生会使用激素来缓解症状(肺结核则不需要激素治疗),减轻胸膜的黏连。做内科胸腔镜后,胸腔积液可以大量排出,让肺更加自由的舒张和呼吸,从而减少后遗症。
癌性胸膜炎的发病率目前正在逐年升高,一旦确诊,表明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胸膜腔,晚期肿瘤的症状比较明显,治疗更棘手,没有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遇到患癌性胸膜炎的病人,医生会根据病理的检测结果,区分类型与基因突变的情况,考虑采取化疗和靶向治疗。另外,医生会考虑采取局部的胸膜腔的治疗,通过抗癌药物减少胸膜粘连,闭合胸膜腔,从而延缓恶性胸水的生长,减缓病情,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整理丹丹周雯)
专家介绍
黄捷晖:主任医师,医院十一病区(RICU)主任。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20年,在呼吸危重症抢救、肿瘤肺癌化疗、间质性肺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胸腔镜、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疾病血管介入治疗等临床操作。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虞永鑫:副主任医师,医院八病区(呼吸内科)主任。从事肺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肺部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和肺部肿瘤的诊治。近年来开展“支气管镜下微波介入治疗”和“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临床研究,并获市新技术引进奖;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欧勤芳:副主任医师,医院九病区副主任。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呼吸科及结核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结核病诊断及治疗,作为结核科医院感染科共同参与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课题研究,近五年中先后发表SCI及中华核心期刊等论文5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白癜风能不能治好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yz/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