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药真的不能同用吗?以下摘录一些医家的观点,以供学者参考:
一则,清代医家张志聪明确指出,反药同用没有相反的作用。他说:“相反者,彼此相忌,能各立其功。”
二则,近代医家张文元认为,反药中毒,是由中药本身之毒性,并非相反作用的结果。认为反药同用,没有相反作用。年,张文元曾撰文全面否定十八反。
三则,晋代医家葛洪著《肘后方》,就有甘草解芫花毒的记载。
四则,南北朝时的《炮炙论》,就记有甘草和荠苨自然汁制甘遂的炮炙方法,至今国内有的地区仍沿用此法炮炙甘遂。
五则,近五十年来,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也发现十八反的配伍禁忌不符合临床。
六则,近贤王延章自己将十八反对分对按《药典》剂量加大五至十倍,反复进行自身尝试及毒理试验后,进入临床广泛应用五万余人次,收到得心应手的效果。他认为:“反药是中药的核心之一,祖国医学的瑰宝,用之神良,是人类健康的福音。”并提出:“前后五千年,重审十八反,神农之奥秘,今天的法宝。”
七则,古今医家处方常有十八反。据统计,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孙思邈的《千金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的《圣济总录》等古代医籍名著里,反药同用的处方达首之多。现代出版的《全国中成药处方集》里,就有反药内服方34首,用方68首。
八则,当代李可老中医临床常用甘草与海藻合用,以攻逐肿块,自谓治疗数十年,从未见有不良反应。我临床试用,以消肿除饮,破癓瘕结聚,治大便秘结,兼用于活血化瘀,降脂,降压,疗效满意,并无发现任何的副反应现象。有人用海藻甘草合用治睾丸肿痛,收效甚佳,亦无毒副作用。
九则,长春中医学院肖永林教授撰文认为,十八反是属于误解造成的。
有一故事,建国前某人患重病,久治不愈,痛苦难当,图谋自杀,即在三个药店分别把十八味反药买齐,一同煎煮服下,但尽剂却安然无恙。
我临床常用仲景的甘遂半夏汤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满意,并无不良反应。
再举几例:明代大医李时珍言:“甘草与藻戟遂芫四物皆反,而胡洽居士治疾癖,以十枣汤加甘草、大黄,即是疾在膈上欲令通泄,以拔除病根”;
李东垣治项下结核,用散肿溃坚汤加海藻;
朱丹溪治瘰疬,莲心饮用芫花一方,俱有甘草,即是胡居士之意。
明代大医王肯堂《证治准绳》治瘿瘤的昆布散,以及清代政府颁布的《医宗金鉴》的通气散坚丸、海藻玉壶汤等,都用了反药。
近贤刘柏龄用海藻甘草合用治颈部淋巴结核,湖北黄陵卫生院用海甘消瘰汤治瘰疬,都用了反药,且收效甚捷。
由此论之,不必见用反药而畏之。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能重视对反药的研究。一切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一切为了临床用药安全,而不必全部遵守古籍中的观点。
福利来啦:打开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by/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