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再论医学与科学(上)
医脉通临床指南
作者: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文发表于《医学争鸣》年第6卷第6期,本文略有删节,转载经樊代明院士本人授权。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诗人。他曾用激情的诗句这样点赞科学,“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当时都觉得是异想天开,可在他辞世后不久的现在,这些想象都实现了,科学似乎无所不能。他也曾用悲情的诗句这样担忧医学,“华佗无奈小虫何,万户萧疏鬼唱歌”。难道不是吗?SARS的惊魂未定,埃博拉又来肆虐,他老人家担忧的事情一个刚去另一个又来了,医学似乎无能为力。
能否用无所不能的科学来帮扶无能为力的医学?能否用科学家的标准来培养和要求医生呢?我们曾经这么做过,我们现在还依然在这么做。但这种做法对于医学的发展和医生的成长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利多还是弊多?如果是前者,那又对在哪里错在何处?如果是后者,那又利从何讲,弊从何说呢?
前不久,在《医学争鸣》年的第二期我发表了一篇长篇文章,称《医学与科学》,全文共3万3千字,从17个方面阐述了医学与科学的异同。其后,多家媒体作了全文转载或摘登。年1月18日应邀在泰州中华医学会全国学术年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其后8个月天内在30余所大学和20余次国内外学术会议作了专题报告,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是支持的,也有少数持否定意见,还有个别学者认为讨论这个命题没什么意思,把病看好,当个好医生就行了。恰恰是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仅当不了好医生,看不好病,而且会影响医学的发展。这个辩争暂且留到后面章节去讲。其中最集中的意见认为我写的那篇文章过于文言化,建议最好用常人均可看懂的白话来说、来写,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的出笼。题目叫“再论”,不是更深一层次,只是笔风的改变,当然加了一些新例子,但内容的实质还坚持原样。
医学是什么?过去回答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但通常是在阐述医学是为了什么。这样讲,答案是很明确的,不用争论,医学是为了维护人类健康。我们可否这样认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科学或科学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能活得长一点,活得好一点,医学特别是医生就是直接为这个目的而存在,而服务的。有人说自己比如农业是为羊活得长一点,活得好一点,但最终羊还是被人吃了,使人活得更长更好。所以,也许我们不能武断地说科学就只是为医学服务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医学不是为科学服务的。
医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困难。我们现在不能清楚地定义医学是什么,但我可以清楚地说医学不是什么。医学充满了科学,但又不是单纯的科学;它充满了哲学,但又不是纯粹的哲学。它同时兼有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等。如果说科学是观察世界,具体地观察世界;如果说哲学是认识世界,全面地认识世界,那么医学除了具体地观察人体和全面地认识人类以外,它还在以其他各种形式,想方设法地呵护、维护直至保护人体,特别是这个整体的精气神,那就是生命。因此,医学是为维护生命而存在和发展的。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比医学本身更难回答。地球人回答不了,地球以外更回答不了,因为地球以外根本就没有生命或者说迄今还没有发现生命。对于生命,科学家强调物质和北京中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by/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