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孕妇在孕期被确诊为癌症,那么,此时正在患癌母亲子宫中发育的胎儿,会受到母体癌症的波及么?数据表明,大约每一千名待产孕妇会有一位在孕期被确诊为癌症。
母女同遭不幸年的一天,一位28岁的日本妈妈迎来了女儿的诞生。呱呱坠地的宝宝给全家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产后36天,新妈妈出现了无法控制的阴道出血及高热症状。送医治疗后,很快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尽管她接受了及时的治疗,但由于病情危重,最终仍不幸撒手人寰。
紧接着,病魔在11个月后又将魔爪伸向了初涉人世的女儿。
家人发现,她的下颚与脸颊的交界处长出了一个奇怪的肿块,同时还有胸腔积液的症状。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医生接诊了这位尚在牙牙学语的小患者。一开始,医生根据病灶的部位初步怀疑是肉瘤,但活检结果否定了这一判断。经过进一步探查发现,小朋友同样患上了白血病。
转移是怎样发生的?希望搞清原因的日本医生,向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细胞生物学家梅尔·格里夫斯教授发起了求助,并得到他的欣然应允。
专家发现,在小朋友出生时采集的血液样本中,格里夫斯教授找到了白血病细胞存在的迹象。也就是说,小朋友在胎儿阶段时,癌细胞就已存在。
但是,母女所患之白血病,究竟先发于母亲还是女儿,也就是说,到底疾病的转移方向是由母至女,还是恰好相反?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母女二人的白血病细胞的遗传背景进行透彻地调查,而基因测序,则是最好的办法。
此前的病理检查发现,母亲所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费城染色体阳性”的异常核型。这是由于人体第22号染色体长臂和第9号染色体长臂交互易位,并生成BCR-ABL融合基因所致。该融合基因正是格里夫斯小组测序的对象。
测序结果表明,母女二人的白血病细胞不但具有相同的核型,而且融合基因的易位点序列也一致。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女儿的白血病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于母亲一方,与父亲无关。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母婴之间,胎盘是一个强有力的屏障,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专家提出,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异常造就了癌细胞的种种表现。科学家发现,在殃及母女的白血病细胞中,第6号染色体短臂缺失了一大块。这里恰好分布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家族,主要作用是编码细胞表面抗原。有了这些抗原的标记,免疫系统才能分得清楚一个细胞到底是外来的异物还是自家的组织。
这也是导致母亲的癌细胞溜进女儿体内后,未被免疫系统识别,反而最终肆虐成病的原因。
最后,虽然上文提到日本宝宝失去了母亲,但医生对她的治疗却非常成功,她现在还活着。
父母们需要为此而担心吗?专家指出,并非所有的癌症都可以经由母亲转移给宝宝。只有那些转移非常迅速的癌细胞——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及白血病——才有这样的可能。因此妈妈们,不许过分担心。如果得知家族中有某种癌症的遗传史就应及早预防。
首先,要做好自我保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熏烤食物、戒烟限酒,多吃一些防癌食物,如西红柿、红薯、牛奶等。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不熬夜,远离装修污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能力;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癌症。
此外,每年要定期进行体检筛查,一旦发现有早期癌症迹象,就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by/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