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影像诊断

点击上方蓝字打开更多精彩!

胸腔积液

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在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为胸膜腔。

正常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约10~15ml,起着润滑作用。液体由胸膜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滤过。由于静脉压的不同,约80%~90%从胸膜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部分液体通过淋巴系统到血液系统。如果滤过或吸收发生障碍,导致滤过和吸收的不平衡,就可产生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1.游离性胸腔积液是液体并不被限制于胸膜腔的某部位,而是能随着患者的体位变化,自由改变其分布。立位检查,积液量至ml以上时,胸部X线检查则可发现。少量积液可见肋隔角变钝。中等量积液后前位胸片上,液体阴影的密度越向上越变淡。液体的上缘呈凹面向上的弧线,内侧低,向外侧逐渐升高变陡。大量积液时,整个一侧胸腔呈致密影,或仅于肺尖部的内侧见到一部分稍透亮的肺组织。患侧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2.肺底积液是由于重力关系液体聚集于肺底与横隔之间,在立位胸片颇似病侧横隔升高,但“膈顶”的最高点在外1/3,改用卧位摄片可见病侧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正常横膈清晰可见。3.叶间积液在侧位上易显示,表现为叶间裂走形区密度均匀的梭形致密影,有时可呈椭圆形或类圆形。4.包裹性积液在切线位投照时,表现为均一的扁丘状或半圆形的密度增高影,其基底紧贴胸壁内缘,内侧突向肺野,边界清楚。CT少量游离性积液表现为沿后胸壁的弧线状或新月形均匀致密影,当积液量增加时,可呈半月形。较大量的胸腔积液可将肺压迫向内形成不同程度的不张。叶间积液及包裹性积液,根据其部位、形态及密度,CT均能明确诊断。对于粘连性局限性肺底积液,根据下肺压缩成新月或线形,也能够明确。MRI积液在T1WI上呈低信号、中等信号或高信号,这与积液内蛋白含量或有无出血有关。蛋白含量愈高,T1WI上信号就愈高。血性胸腔积液由于亚急性期大量游离稀释的正铁血红蛋白形成,T1WI上叶呈明显高信号。各种性质积液在T2WI上均呈高信号表现。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由心脏的淋巴或静脉引流梗阻所引起。

心包积液的影像表现

X线平片

一般情况下,“双心缘影”是诊断心包积液的直接征像;心影增大呈“球形”,各心弓界限不清,心膈角变锐,肺纹理稍减少,肺野尚清晰,上纵隔影缩短。

CT

心包内液体密度影

心壁外低密度液体环绕心脏,CT值从12~40HU不等。一般来说,CT值较低的可能是漏出液和乳糜液,CT值较高的可能为血性或渗出性积液。

*少量心包积液:液体聚集于左心室背侧和左心房左侧,呈薄层或弧形液体密度影。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可有助诊断。*中等量心包积液:液体从左心室背侧延伸至右心房和右心室腹侧。*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充满心包腔,呈不对称环形液体密度影环绕心脏和大血管根部。量大时可使心尖向头端倾斜。同时压迫横膈和腹部脏器向下移位。2.包裹性心包积液在心包增厚或粘连时,可出现包裹性积液,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孤立液性间隙,常位于心脏背侧和右前方,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可有助诊断。

MRI

心包积液的信号强度依所选用脉冲序列和积液性质而不同。SE序列T1WI上多呈均匀低信,GRE序列呈高信号,如果心包积液内蛋白含量较高,T1WI可是不均匀高信号。血性积液则依血液成分的多少,呈中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心包积液多为高信号

超声下心包积液分级:

一般将心包积液分为三度,

I度为少量积液.积液量小于ml,舒张期心包脏、壁层间距5mm~15mm;

II度为中等量积液,积液量ml~ml。心包脏、壁层间距15mm~25mm;

III度为大量积液,积液量>ml,心包脏、壁层间距>25mm。

参考文献

1.金征宇.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5

2.黄保银.心包积液的平片影像诊断(附36例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18(05):-.

其他部分内容来自影像PPT平台搜集整理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10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