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年心力衰竭国际学院苏州站活动中,医院心内科的颜素岚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急性心梗溶栓术后合并心衰诊疗一例”的精彩讲述。
一般资料病历主诉:胸闷、胸痛7天,咳嗽、咳痰,咯血2天。
现病史:患者亲人代诉患者7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其症状呈胸骨中下段压榨感,持续未缓解,无肩背部放射痛,不伴出汗,无头晕、恶心、反酸、嗳气等不适。遂立即至“医院”就诊,途中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未缓解,经心电图检查提示“1.窦性心律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肺型P波4.左室面高电压5.ST-T改变肌钙蛋白示微阳性”,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II级,立即予以溶栓术(尿激酶万U),术后予以抗凝、扩血管、降压(具体用药不详)后,患者症状较前稍好转。2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色鲜红,量不多,无血凝块,胸闷、胸痛较前好转,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黑便等症状;伴咽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急诊就诊,诊断为“1.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II级(killip分级)溶栓术后2.肺部感染3.支气管扩张4.高血压1级高危组”,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前列地尔改善循环、泮托拉唑护胃、硫酸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后,患者症状稍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以“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II级(killip分级)溶栓术后”收入我科。
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差,食欲不佳,睡眠较差,无盗汗,大便干结,小便量少。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二十年,血压最高达/90mmHg一直未服用降压药,年有大咯血病史(具体不详),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湖南省新宁县,久居本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婚姻生育史:28岁结婚,育有2子1女,子女均体建。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查门诊资料门诊资料:**县医院心电图/.4.6辅助检查:溶栓后心电图我院急诊科4.10心电图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
溶栓术后
2.高血压1级高危组
3.肺部感染
4.支气管扩张并咯血
5.左侧胸腔积液
6.脂肪肝
7.肝囊肿
入院医嘱入院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4.14心脏超声诊断结论:左房高值,左室增大,心功能:EF:28%(Simpson法),室壁运动普遍明显减弱,收缩功能测值明显减低。
检查冠脉造影结果1.冠状动脉分布:右冠优势型;
2.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
3.左前降支:近段狭窄99%,粗大第一对角支开口及近段狭窄80%,两者构成分叉病变,远段血流TIMI2级;
4.左回旋支: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5.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60%,中远段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结论与建议1、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主要累及左前降支;
2、建议PCI治疗
左前降支:近段狭窄99%,粗大第一对角支开口及近段狭窄80%,两者构成分叉病变,远段血流TIMI2级;左回旋支: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60%,中远段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前降支近端植入支架一枚,IABP可对造影和手术准备提供最有效的血液动力学支持。IABP术中及术后维持使用3天后撤除,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出院。
PCI术前和术后心电图出院医嘱(.5.2)出院前尽早加用指南推荐的改善预后的药物,强调长期随访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
阿司匹林肠溶片:0.1mg、QD
氯吡格雷:75mg、QD
培哚普利:2mg、QD→(5.14)4mgQD
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QD→(5.12)47.5mgQD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
芪参益气滴丸:0.5g、TID
螺内酯:20mg、QD
呋塞米:20mg、QD
门诊复查-6.14患者未诉胸闷,活动后无明显气促,生活自理,查体:BP/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可。双下肢无浮肿。
WBC6.45×,HBg/l,PLT×
NT-PRO-BNP.6pg/ml
K4.55mmol/l,NAmmol/l,CLmmol/l
GLU5.47mmol/l
BUN9.6mmol/lCRumol/L,UAumol/L
6.14心脏超声复查AO窦部:42mmAAO:38mmLA:31mmLV:DM:48mmSM:35mmPA:22mmRA:26mmRV:26mmIVS:14mmLVPW:12mm
心功能:EF:51%;FS:27%
超声提示a.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内径增宽
b.左室壁增厚、运动不协调
c.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d.主动脉瓣轻-中度返流
e.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测值偏低
讨论a.急性心衰已成为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约15%~20%为新发心衰,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年病死率高达60%。
b.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重症心肌炎;(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c.此类患者,血运重建的时机至关重要,其可在死亡率、新发心衰及射血分数(EF)等方面对患者造成影响。
急性心衰诊疗流程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中国心衰指南推荐1.ST段抬高型AMI患者:若有溶栓和直接PCI的指征,在治疗时间窗内,评价病情和治疗风险后,如在技术上能够迅速完成,且患者家属理解,可行急诊PCI或静脉溶栓治疗(I类,A级)。
2.AMI伴严重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运重建时机不受发病时间的限制。早期进行有效的血运重建治疗可降低AMI后死亡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3.医院,无直接PCI条件,在当地就诊及时进行了溶栓治疗。为患者挽救存活心肌进行易化PCI赢得了机会。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共同发表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进行急诊侵入性评估(Ⅰ,B)。
b.在冠脉解剖结构允许情况下,推荐STEMI或非ST段抬高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急诊PCI(Ⅰ,B)。
c.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则可考虑短期体外循环(Ⅱb,C)。
左室功能评估a.左室功能是STEMI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预测因素之一,所有STEMI患者均应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于此类患者,可在介入治疗后2-3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或术中行心室造影以评估左室功能。
b.若患者在入院前左室收缩功能已严重失调,则应在40天后重新评估其左室功能,以确定是否需要植入ICD。
c.LVEF低下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LVEF的升高,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下降。故对于LVEF低下的患者可考虑植入ICD。
器械治疗推荐:ICD和CRT治疗推荐(ESC心衰指南)1.年植入型心律失常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a.心梗40天,LVEF≤0.35,心功能Ⅱ或Ⅲ级;
b.心梗40天,LVEF≤0.30,心功能Ⅰ级;
c.心梗后非持续性室速,LVEF≤0.40,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的患者,均应植入ICD。
2.本例患者心梗40天后复查,心脏超声LVEF51%,LVDM48mm,心功能Ⅱ级,可不植入ICD。
急性心衰的治疗目标a.初期要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况,长期目标为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b.新指南分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治疗目的:
①急诊室阶段: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器官灌注,缓解症状,减少进一步的心肾损伤;
②监护室阶段:针对病因及合并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③出院前后阶段:出院前尽早加用指南推荐的改善预后的药物,强调长期随访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
总结1.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STEMI患者的救治必须分秒必争,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以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
2.急性心梗合并心衰,遵循指南,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够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END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