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香港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虽然很少在一起
但他们总是在电视里提醒我们:
长大了
香港和我们已经是一家人
一旦遇到“心”事
他们常常会想起我们
每当这个时候
我们总是竭尽所能!
01
他“胸口如坐大象”
转战深圳后舒服睡到天亮
58岁的钱先生是一名身强体壮的香港司机,今年5月的一天晚上在家洗澡时,他突然觉得胸闷不适。
“后来躺到床上休息,我觉得胸口就好像坐了一头大象,呼吸很难受。”
家人赶紧将他送医院住院。
2天过去了,呼吸困难和胸闷没有减轻。医生告知家属,钱先生有慢性乙肝,可能因肝硬化胸腹水导致胸闷气短,但预约CT检查需等到6月2日,B超更需要等到明年!
眼看钱先生病情日渐严重,连续几晚无法入睡,一家人心如刀绞。
钱先生的二女婿是深圳人,在他建议下,家人决定立即将钱先生转送到深圳治疗。
5月23日傍晚,钱先生医院,由于他在香港已被初步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所以他立即经绿色通道入住感染内科。
然而,医生敏锐地发现钱先生病得不同寻常。
此时的钱先生,可谓奄奄一息,他整个人都无精打采,四肢冰冷,颈和上胸青紫,颈静脉怒张……
经过抽血、胸部CT、腹部和心脏B超等检查后,医院急请心内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会诊……
医生们初步确诊钱先生为:心包积液、肺部多发转移瘤、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慢性乙肝等。
正是心包积液让他连日来痛苦得无法呼吸。
随后,心内科医生立即在导管室为病人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随着毫升的暗红色血性积液缓缓流出,折磨钱先生长达8天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种种不适顿时烟消云散。
从导管室一回到病床上,累了多天的他立即沉沉入睡。
第二天醒来,钱先生已经恢复得面色红润、四肢温暖、笑容满面,他说:“过去的8天,我以为自己没命了。”
究竟是什么“心病”
可以把人几乎“憋死”?
“医院感染内科吴诗品教授:
正常人心脏外形似桃子、大小如本人拳头。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循环的“泵”,它一旦停摆,全身血液也静止不动。
如此重要的器官,必须将它重重保护起来,心脏位于由肋骨、胸骨围绕而成的胸廓内、两肺之间。
心脏外有一薄膜囊,此即心包,其内约有30ml液体作为润滑液,保护活泼好动的心脏与“邻居”不发生“摩擦”。
”造成钱先生如此痛苦的病变就在心包。由于心包的弹力有限,任何原因造成急性心包积液达ml,心脏就如同被捆绑,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都被限制,引起急性循环衰竭,甚至导致心跳骤停。
钱先生首次引流心包积液就达到ml,随后几天共引流出1ml心包积液,如此大量积液压迫心脏,钱先生时刻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深圳医生拯救“香港心”过程可谓超越生死时速。
02
她突发心梗
在深圳亲历21分钟“生死时速”
6月24日晚8时许,正在香港64岁旅游的内地人黄女士突然感到左侧胸前剧烈闷痛,冷汗淋漓,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她立刻前往诊所就诊。
在完善心电图检查后,黄女士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梗患者应在接诊后30分钟内行溶栓治疗或90分钟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黄女士却被告知,需继续等待约5小时之后,才会有医生为她进一步治疗。
黄女士及家属不敢耽搁,决定自费呼叫救护车前往医院胸痛中心进行紧急救治。该院心血管内科的梁医生接诊后当机立断:“立刻手术开通血管,不然随时有生命危险!”
手术过程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黄女士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医生迅速为其植入支架,顺利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生命的桥梁再次建立。从接诊患者,到开通血管,仅仅花了21分钟。
胸痛不能“拖等忍”
立即拨打“”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第一急危重症,医院就诊,尽快开通病变血管是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抢救心肌梗死的“黄金时间”是胸痛发作后的6小时之内,最多不宜超过12小时。因此,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医院已以心内科心肌梗死绿色通道为基础,整合院内多科医疗资源成立“深圳市胸痛中心”,并通过第五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这意味着,患者从入院到开通血管的最短时间(D-to-B时间)仅25分钟。
-END-
资料来源:医院
喜欢就奖励深小卫一个大拇指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