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肺积水/肺纤维化/肺炎/大叶性肺炎/肺不张/肺气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胸腔积液
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症。
致病因素(情绪):
长期生活在悲伤、消极、绝望等情绪中,伤及肺脏,使肺部微循环受阻,肺部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久而久之,肺部血管弹性降低,血流淤滞,血液凝固性增高,易形成血栓。对其他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等外来因素的防御能力也降低,也可能导致栓塞。
主要症状:
发病时可引起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心脏指数降低和急性肺心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呼吸频率增快、以胸痛、心悸、心脏杂音、肺动脉高压,甚至晕厥、惊恐等现象。
冲击方法:
拍打中府、前胸、后背,震动整个肺部及胸腔。
拍打力度依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每次拍打一到两个小时。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拍打过程中会出现胸闷憋气,咳嗽,甚至呕吐,两侧肋骨内部疼痛,甚至肝区闷痛。疼痛过去后会感觉到内部震动,难受。
注意事项:
切实发现,自己是想象出来了一些虚设的标准,用来要求自己,要求周围的人事物,比如认为生活应该富有到某种程度,达不到就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认清自己的虚设,放下虚设,活在现实里。
肺积水
肺积水医学上通常叫「肋膜积水」,水是堆积在肺脏的外面,由感染发炎引起。
致病因素(情绪):
悲痛、消极等不良情绪的长期积压,伤到肺脏,引起肺部微循环受阻,机能下降,肺部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积水。
主要症状:
急性肺积水常发于天气变冷的秋冬之际,初期症状可能只是咳嗽,尤其以半夜咳嗽,无法平躺为特性,常被误认为气管发炎或感冒。有时出现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必须坐着睡觉等症状。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震动整个胸腔,使身体更快的排泄水液。
力度依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每次拍打一到两个小时。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胸闷憋气,咳嗽,甚至呕吐,两侧肋骨内部疼痛,肝区闷痛。疼痛过去后会感觉到内部震动,有种难受的感觉。
肺纤维化
气泡进入肺部,致使肺细胞破裂,融入肺脏间质组织中,形成纤维。
肺脏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醣类构成,当纤维母细胞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伤害时,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进而造成肺脏纤维化。?
致病因素(情绪):
多年沉浸在悲伤,悲观,失望,消极的情绪中,肺燥津伤,肺部微循环严重受阻,阳气不足。耐受寒凉、外界伤害等因素的能力降低。慢性病长期不愈,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天长日久,气泡进入,致使肺细胞破裂,形成肺纤维化。
主要症状:
轻度肺纤维化时,呼吸困难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当肺纤维化进展时,在静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其他常见症状有干咳、乏力疲倦、食欲不振和胸部隐痛等。疾病晚期由于血氧降低,皮肤出现青紫,指端增厚等现象。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中府,震动整个肺部及胸腔。
力度依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每次拍打一到两个小时,连续数天。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胸闷,憋气,咳嗽,呕吐,两侧肋骨内部疼痛,肝区闷痛。疼痛过去后会感觉内部震动、难受。
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部(肺气胞)发炎。
致病因素(情绪):
大量的悲伤情绪,持续的悲观心态,伤及肺脏,使肺部微循环系统不通畅,防御细菌、病毒、真菌、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外界因素的机能严重下降,易受感染形成肺炎。患者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精神刺激、病毒感染史,多有一段时间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主要症状:
高热,寒颤,呼吸困难,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中府,震动肺部、气管、支气管。
拍打脾胃。
力度依承受能力,逐渐加力。
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时间越长越好。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刚拍打时,症状加重,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这是深层的病显现出来的表现,一周之内,症状会逐渐减轻。
有黄痰,血痰、黑痰,都属正常现象。
有时在中府反复几次出现紫痧现象,属正常。
大叶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
致病因素(情绪):
长期活在想象里,不接受现实,嫌现实不符合自己的想象,看不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悲伤无度,损及肺脏,造成肺部微循环严重受阻,机能下降,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机体适应寒凉、淋雨、疲劳、醉酒、感冒、疾病、细菌等能力严重下降,当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细菌在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
主要症状: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和紫绀。部分病例有全身乏力、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口角疱疹等。重症者可有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等现象。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中府,震动肺部、气管、支气管。
力度依承受能力,逐渐加力。
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时间越长越好。
三到五天见效,坚持数周。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脾、胃、肝、心脏匀会感到震动,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难受。
肺部没有痛觉神经,根据身体感受,可以感觉到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肺不张
指全肺或部分肺呈收缩和无气状态。支气管突发阻塞后,周围肺泡内气体经肺泡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吸收,在数小时内形成肺无气状态和肺组织收缩。在无感染情况下,肺脏可完全收缩和萎陷。
致病因素(情绪):
长期反复沉浸在悲观、伤感的心态里,得不到缓解,伤及肺部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微循环系统严重不通,支气管腔内阻塞,分泌液形成黏液栓、肿瘤、肉芽肿或异物,有时是支气管狭窄、扭曲。或由其他组织,肿大的淋巴结、肿瘤、血管瘤等压迫支气管,或液体和气体(如胸腔积液和气胸)压迫肺组织引起。
主要症状:
发病较急的一侧大叶肺不张,可有胸闷、呼吸困难、干咳等。合并感染时,可引起患侧胸痛,突发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咯血、脓痰等,有时出现休克。缓慢发生的肺不张或小面积肺不张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变部位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和心脏移向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弥漫性微小肺不张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浅速、常常是成人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早期表现。胸部听诊可正常或闻及捻发音、干啰音、哮鸣音。肺不张范围较大时,可有发绀,病变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干性或湿性啰音。
冲击方法:
拍打整个胸腔,振动肺脏,气管,支气管。
每天不一到二个小时,三到五天见效,坚持数周。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心、肝、脾都会被振动到,不通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难受。
肺部没有痛觉神经,可根据身体感受,看症状是否得到了缓解。
肺气肿
致病因素(情绪):
长期情绪低落、观悲厌世,伤及肺脏,使肺组织及支气管微循环严重受阻,防御能力严重不足,支气管受感染长期炎症,管腔狭窄,阻碍呼吸,导致气道弹性减退,肺泡过度充气膨胀,破裂,损害和减退肺功能,长期积累,形成此病。
主要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加重,以至稍微活动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常伴有咳嗽、咳痰、气急、胸闷,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等现象。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中府,振动肺部,气管及支气管。
拍打脾胃。
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时间越长越好。
力度依承受能力,逐渐加力。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憋气,喘息困难,嗓子发痒,咳嗽,初期拍打时症状加重,是深层的病显现出来的缘故。
咳嗽会在身体拍打透彻时骤然停止。
黄痰,血痰、黑痰,属正常现象。
嗓子很难受时,直接拍打脖子两侧的大筋,震动发痒部位。
前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痧现象,并伴有胸骨疼痛,属正常现象。
哮喘
也叫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致病因素(情绪):
悲观失望的心态,自己意识不到,长年如此,伤到肺部,使呼吸系统微循环严重受阻,从气管到支气管及肺部的气血不畅,对寒凉等外部因素的适应力大大降低,免疫力下降,引发哮喘。
主要症状:
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哮喘发作前几分钟往往有过敏症状,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如鼻痒、眼睛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和干咳等。这些症状经常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反复发作。哮喘病人一般伴有过敏性鼻炎,还会引发肺气肿。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中府,震动肺部、气管、支气管。
拍打脾胃。
哮喘病人多伴有过敏性鼻炎,拍打囟门(发际到两眉之间)可缓解哮喘症状。
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时间越长越好。
力度依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喘息困难,嗓子痒,咳嗽,黄痰,血痰、黑痰,属正常现象。多在前期症状加重,是深层病灶表现出来的现象。
咳嗽会在身体被拍打透彻时骤然停止。
嗓子很难受时,拍打脖子两侧的大筋,震动发痒的部位。
前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痧现象,并伴有胸骨疼痛。
拍打囟门时,鼻子有发酸、透气的现象。
会有一个时期,喘息困难到几乎喘不上气来的程度,是微循环将要打通,继续拍打,坚持过去这个时期,会感到非常轻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致病因素(情绪):
简称慢阻肺,因长年浸泡在悲伤消极的情绪中,严重损伤肺脏及呼吸系统,微循环不畅通,防御功能大大降低,导致小气道狭窄、阻塞或塌陷,持续气流受限或气道堵塞,肺泡内残气量增多,肺泡壁破坏、弹性减弱,影响到肺的排气能力,肺泡内压增高,导致呼吸气腔扩大,引发此病。
主要症状: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晨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冲击方法:
后打前胸,后背,中府,震动肺部,气管及支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心肝脾都会受到震动,微循环不通畅的地方,会有疼痛和难受。
肺部没有痛觉神经,根据身体感受,可了解症状是否缓解。
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胸廓、肺和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致病因素(情绪):
悲观失望、伤心的心态,长期持续,循环往复,得不到改善和缓解,严重伤及肺脏及整个呼吸系统,使微循环严重受阻,防御能力大大降低,形成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天长日久,导致心脉瘀阻,肺心同病。
主要症状:
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寒冷季节病情加重,稍微活动如上楼梯或快步走路时胸闷。指端、口唇及口唇四周呈青紫色。心率加快,心律不齐。
冲击方法:
拍打前胸、后背、中府、心脏处,同时全身拍打放松。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痒或疼,胸闷,咳痰加重都属正常。
一周后痒、痛、咳嗽、咳痰等现象逐渐减轻。
有时会出青、红、紫、黑色的痧,重者出痧时会出一大片。
部分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吐很多痰,颜色不一,有黄色、白色。
注意事项:
心态不改变,拍打只能缓解症状。时时觉察自己,改掉习惯看负面,悲伤失望的习惯
胸腔积液
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也有~ml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产生胸腔积液。
致病因素(情绪):
极度郁闷的情绪,导致整个胸腔气血运行受阻,三焦水道阻塞,水代谢失调,气滞血瘀逐渐成病。
主要症状:
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胸痛及发热、心慌。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肝脓肿所伴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也可为脓胸。积液量低于0.3L时症状多不明显;超过0.5L时患者感到胸闷。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缓解,呼吸困难加重;大量积液时纵膈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冲击方法:
拍打后背及两肋,缓解胸闷现象。
拍打中府、前胸,及整个胸腹腔。把胸腹腔拍打透彻。
每天一到二个小时。
力度依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冲击过程中的现象:
胸腔内烦、闷,胀痛,甚至放射到整个胸腔、肋骨及后肩胛骨疼痛,还会牵拉到胃部疼痛不舒。
拍打一段时间后出现打嗝,身体轻松。
胸腔内拍打透彻时,里面有热乎乎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