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癌及其他部位肿瘤肺转移导致气道受压或阻塞、肺有效呼吸面积减少、胸廓运动受限、胸腔积液等;
2、放射性治疗致放射性肺炎;
3、化疗后因免疫功能低下致肺部感染;
4、患者营养状况差导致呼吸肌无力。
针对其病因的治疗治疗呼吸困难首要的就是针对可逆性病因的治疗,如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灌注化疗,肿瘤致气道阻塞或肿瘤广泛肺转移的患者给予姑息性化疗、局部姑息放疗、支架植入等,贫血患者给予输血或促红细胞生成素,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哮喘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沙丁胺醇、茶碱类等支气管解痉药物,咯血患者给予止血药物或介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心包积液患者给予心包穿刺,胸部疼痛患者给予药物止痛等。
针对症状的治疗措施1、阿片类药物:如果患者不存在呼吸抑制、氧合作用受损及CO2浓度升高等情况,使用阿片类药物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未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口服吗啡5mg/4h或2.5mg/2h皮下注射3mg/4h或1.5mg/h;而对于需要同时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建议增加常规每日剂量的25%,皮下注射30分钟或更长可达高峰,需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
2、抗焦虑药物: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咪达唑仑等因抗焦虑作用和可减轻呼吸困难所致的不适感而用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既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阿片类药物应用。但因该类药物具有肌肉松弛作用,所以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在癌症恶液质和肌肉减少症的患者中应谨慎应用。
3、氧气:对于因低氧血症,肺水肿、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呼吸困难,可通过氧气吸入缓解呼吸困难的程度。低氧血症时,可加大氧流量或采用面罩吸氧,但若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则应持续低流量吸氧,以维持低氧对呼吸中枢兴奋性。
4、其他药物:类固醇类药物可用于癌性淋巴管炎、放射性肺炎、上腔静脉综合征、癌因性气道阻塞等引起的呼吸困难;精神安定剂、抗抑郁药等可减轻呼吸困难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
5、多种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如神经肌肉电刺激、胸壁震动、使用助行器、呼吸功能锻炼,调整体位、节省体力、开窗通风、手持风扇、冷水洗面、针灸、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等多种非药物方法也可提高患者对呼吸困难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呼吸困难的护理要点1、通过详细的病史以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评估引起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的病因;恰当应用VAS、NRS等评估工具准确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同时评估患者有无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呼吸困难对患者日常活动或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合并哮喘的患者,避免室内湿度过高和可能的过敏原(如尘螨、刺激性气体、花粉等)。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根据呼吸困难的强度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把日常所需物品放置在患者可伸手够到的地方。如果病情许可,有计划增加活动量,如室内走动、散步、室外活动等,逐步提高活动耐力。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少刺激饮食,每次进餐不宜过多。
3、通常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加强气道湿化,做好“防火、防震、防油、防热”,保证用氧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伴有咳嗽、咳痰,遵医嘱给予雾化治疗,协助患者叩背,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必要时给予机械吸痰。针对呼吸困难发生的病因,积极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胸腔置管引流、胸腔注药、全身化疗等。动态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强度、患者心理-社会反应、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
4、呼吸困难可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而负性情绪又可进一步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因此护士应适时陪伴和安慰患者,分析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讲解各种治疗方案的过程和护理要点;教会患者和家属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手摇风扇、助行器、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帮助患者和家属积极应对呼吸困难症状;鼓励患者适时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随时表达身体的不适和痛苦;如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可请专业人员给予心理辅导。
文章摘录于《肿瘤科护士一本通》
如此专业的临床指导书籍,你也值得拥有~
HELP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1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