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奶奶频道,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杨教授或)
中医理论与实践
甘遂治胸腔积液效果好
作者郑平
甘遂,味苦甘,性寒,有毒。《本经》记载“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甄权云:“能泻十二种水病,去痰水。”本品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属峻下利尿之剂,人多畏其性烈而少用之。其实使用得当,其效显著。
近年来笔者用甘遂逐胸水治疗18例,疗效满意。
方法:取生甘遂为末,每日每次1.5~2克,冲服(用散剂,不能入煎),可连续服用7~20天。在辨证治疗观察中,体会到配合温运脾阳,宣发肺气,因势利导,驱除饮邪,可增强逐水之力,促其病灶愈合。
服用本品后,大便稀溏成水样,但量不多,一天2~3次为度,一般不影响水电解质紊乱,不必停药。实践证明,只要使用中掌握好剂量,就安全、有效。
例:吴×,男性,46岁,年8月21日,右侧胸痛,呼吸受限,干咳,中度发热,食欲尚可,二便自调,苔白略腻,脉弦滑数。检查:右侧呼吸音消失,叩诊实音,胁间隙饱满,摄胸片提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经青、链霉素,强的松治疗一周,自觉症状无改善,胸透证实积液未见吸收。改用中药治疗。
处方:桂枝6克,白术10克,云茯苓15克,半夏12克,薤白头15克,枳实12克,白芥子12克,生甘遂2克(为末冲服),连服五剂,发热逐退,胸痛咳嗽大减,呼吸受限减轻,大便一天2~4次,稀水或溏,精神、食欲尚好,继守原方五剂,胸透复查示胸水吸收,用归芍四君子汤调治而康。
本文摘自《中原医刊》,年第2期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为曾乐老师原创,著作权属作者所有,所有图片选自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欢迎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请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1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