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标本细菌涂片:
痰标本革兰染色是病原学诊断的基础,是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的常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CAP,痰涂片显得尤为重要。痰涂片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性CAP的敏感度为62.5%,但其特异度为91.5%,在诊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中其特异度也达95.1%,因此有学者认为可以根据痰涂片快速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8]。2.免疫层析法:
是将特异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当一端浸入样品(尿液或血清)后,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在CAP患者中,该方法主要用于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军团菌的抗原检测。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主要检测的是肺炎链球菌上的荚膜抗原C-多糖。对严重肺炎链球菌病和菌血症该方法的敏感度最高,但在感染早期可能存在假阴性[9]。建议所有的中重度CAP患者均应检查肺炎链球菌尿抗原,其敏感度为68.5%,特异度为84.2%[10]。其他体液包括痰、胸腔积液和血清均可检测到肺炎链球菌抗原,且抗生素治疗7d后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仍可达到80%~90%[11]。因此,对于难以获得充分痰标本或在获得标本前已经开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该方法更为适合。军团菌也是CAP的重要病原菌,临床荟萃分析[12]发现,该检测方法对血清学1型嗜肺军团菌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但其敏感度较低。尿抗原检测的优点在于标本获取简便,结果判定快速,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3.PCR技术:
定量PCR技术是在以往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定性也可进行定量检测,还可增加CAP患者病毒的检测率[13]。随着定量PCR技术的逐渐成熟,也逐步用于检测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等[14],其优点在于抗生素不影响其检测结果[15]。近年来也开始应用该技术针对非典型病原菌如对肺炎支原体的快速检测,其阳性率高于血清学检测,且在疾病早期即可检测到阳性结果,为早期病原菌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16]。该方法需要的样本量小且高效快速,同时抗生素对结果判断没有影响,有助于早期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4.经气管镜标本快速现场评估(rapidonsiteevolution):
该方法主要用于肺癌患者的快速病理诊断[17],目前也逐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尤其是对于免疫低下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获取病原学诊断的患者,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做出病原学诊断,如曲霉、白色念珠菌、巨细胞病毒,但对于细菌感染,除了MTB和奴卡菌外,细胞病理诊断价值较为有限[18]。5.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IDI-TOFMS):
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软电离新型有机质谱,用于检测各种特异性片段重量测定个体,能快速鉴定微生物,可有效减少菌血症患者病原菌检测时间,及时开始抗生素针对性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19]。对于血培养阳性的患者,24h内接受适当抗生素治疗比例增加了11%[20],明显优于传统的鉴定方法。在CAP患者的病原菌检测中,99.1%能有效明确其病原菌,93.4%准确鉴定到种[21]。但该方法存在局限性,无法直接检测来自人体无菌部位的样品,由于此类样品菌量少可能低于检测限,同时往往有蛋白杂质干扰检测信号,因此必须完善质谱前处理流程,以尽量去除蛋白,富集细菌,提高检出率。总之,目前针对CAP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传统的细菌痰涂片及微生物培养仍是临床抗生素选择的主要依据,但新的检测方法在病原菌检测中也呈现出重要价值,尤其是对病原菌的早期检测。病原学检测方法的进步为CAP病原学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12-16)
(本文编辑:李文慧)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微博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