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水计量方法

正常胸膜腔内仅有10~15ml滑液,病理状态下,液量增多形成胸腔积液。X线检查是发现胸水比较敏感的方法,确定胸水含量是X线诊断的基本内容之一。查阅资料,发现医学影像相关教材中游离性胸腔积液(简称胸水)液量的X线诊断标准不尽相同,年前后的标准差别显著,且变迁经过无从查找。该常用基本概念的模糊不利于影像专业教学和医疗工作,有必要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1年之前的标准

年之前出版的《X线诊断学》或《影像诊断学》教材中,正位胸水含量诊断标准的叙述简繁不一,但内涵相仿。具体如下:

少量积液:少量积液(ml左右)仅表现为横膈影增厚,肋膈角仍锐利。液量逐渐增多时,外侧肋膈角变钝或填平,此时至少有~ml液体。

中等量积液:肋膈角消失,出现致密三角形阴影,膈顶界限不清。液体上缘表现为外侧较高,内侧较低的斜行凹面或弧线,即渗液曲线。

大量积液:液体上缘可达第二前肋间,胸腔普遍致密,肋间隙增宽,纵隔移向对侧,横膈下移。

2年之后的标准

少量积液:液体上缘在第四肋前端以下。液量达ml左右时,正位片仅见肋膈角变钝。随液量的增加可闭塞外侧肋膈角,进而掩盖膈顶。其上缘在第四肋前端以下,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

中等量积液:积液上缘在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上,第二肋前端平面以下。正位胸片上,液体上缘呈外高内低的边缘模糊的弧线状,称为渗液曲线。

大量积液:积液上缘达第二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有时仅见肺尖透明,肋间隙增宽,纵隔移向对侧,横膈下降。

3上述少、中等、大量胸水X线诊断标准中,外侧肋膈角变钝时的具体液量以及中等、大量胸水的分界线(前肋端或是肋间)等描述不尽一致,但更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少量胸水和中等量胸水的区分上。

关于中等量胸水,二者均提及渗液曲线的概念,但后者特指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上、第二肋前端平面以下的胸水,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下的积液不论有无渗液曲线都是少量积液。若按照年之前的标准,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下的积液患者中,只要出现渗液曲线,就应该诊断为中等量积液,而非少量积液。

第2、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是X线解剖学上、中、下肺野的分界线,与年之后影像教材中胸水量的分类标准近似。在诊断学或胸部外科学描述中,ml以下为少量胸水,~ml为中量,ml以上为大量,年之前《X线诊断学》或《影像诊断学》教材的描述与此临床标准比较一致。

由此可知,游离性胸腔积液的X线定量诊断存在年前后两个标准,其演变理由与经过不明。年之后有关教材使用的新标准令其影像学定量划分更加简易,但新标准与临床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显然不及年之前的标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所有历史信息。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丹芪胶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5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