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陕医院杨致霈
编辑:江宁
前言
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病人出现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性胸腔感染,但是目前没有相关国家规范层面预防与控制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性胸腔感染SOP,小编参照现有规范和参考文献,制定了相关防控措施,欢迎各位老师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访问我们微博进行斧正。
1.置管时:
1.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
1.2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和手消毒,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1.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1.4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尽量大(直径15cm以上)。
2.置管后:
2.1对存在原发肺部疾病患者要早期针对性治疗,鼓励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
2.2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3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7天,日常加强如有渗液浸湿敷料时应及时换药处理。
2.4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后要戴无菌手套。
2.5及时复查x线、B超,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2.6如引流管脱出胸腔或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度插入胸膜腔,脱管后按科室应急处置预案处理。
2.7维持引流系统密闭的环境,对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每日更换1次水封瓶的水;普通胸腔引流患者引流袋每日更换。
2.8在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该高于患者胸腔,同时引流管不应过短,否则引流液逆流入胸腔可能造成胸腔感染。
2.9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及引流物情况,疑似胸腔感染时,及时进行引流液的微生物培养,尽早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饶海英,赵佳丽,郑彬彬,李晓璐,叶曼.气胸闭式引流术患者胸腔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分析[J].医院感染学杂志,,13:-.
[2]李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04:73-74.
[3]李清,朱解琳,蒋金芬,申小春,楼一玲,杜小君.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04:19-21.
[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卫医政护便函〔〕号.
Infectioncontrolplus
感控+岂止于感控
感控plus:推送最为专业的感染和感控知识,发布全国感控工作动态,医院感控工作经验!欢迎广大医护人员向我们积极投稿,展示本院工作风采!投稿邮箱:
qq.最好白癜风医院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