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病史患者,男,30岁。间断发热3月,全身红斑、水疱1月余,于年6月17日来院就诊。年3月14日晚间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为右侧间断性胸部疼痛,深呼吸、体位变动时明显。自诉有发热不适(体温不详),于次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肺部CT平扫提示:1.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2.右肺下叶局灶性炎性渗出灶、右肺中叶外侧段肺大疱;3.脾大。以“胸腔积液”收治我院呼吸内科。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痛好转,出院。4月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3℃,伴咳嗽、咳痰,医院给予药物静滴治疗(具体不详)4天,患者发热稍缓解。为明确病情,医院住院。5月20日患者颈项部出现点状红斑,迅速发展为颈项部、胸腹部、背部、颜面及双上肢多发片状红斑,伴瘙痒感,日晒后加重。诊断为:1、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可能性大;2、肺部感染;3、马拉色菌性毛囊炎;4、脾大。给予抗感染、激素(强的松50mg1/日)等治疗后,患者发热、咳嗽、咳痰缓解,皮疹无明显改善出院。出院后激素维持治疗(强的松50mg1/日)。6月13日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6月1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发热,当时体温38.8℃,伴畏寒、寒战,就诊于我院急诊,以“结缔组织病”收治入风湿科。入院后给予激素治疗(强的松30mg1/日)一周,皮损未见好转,随邀我科会诊。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患者已婚,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腹未见明显异常,肺部呼吸音粗。专科检查:全身多处可见粟粒至硬币大不典型多形红斑样水肿性斑丘疹或斑片,部分融合,颜色暗红,面部部分红斑可见领圈状脱屑。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另可见米粒至豌豆大小不等的水疱,少许破溃结痂。辅查年3月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4×/L↓(4-10×/L)、嗜酸细胞绝对数0.01×/L↓(0.02-0.52×/L)、血红蛋白g/L↓(-g/L)、血小板计数77×/L↓(-×/L)。风湿全套:抗SSA阳性、抗SSB阳性、抗核抗体测定ANA(1:)阳性、抗核抗体测定ANA(1:)阳性、抗核抗体测定ANA(1:0)弱阳性、ANA核型核仁型。单项补体C3测定:免疫球蛋白IgA5.35g/L↑(0.82-4.53g/L)、免疫球蛋白IgG18.60g/L↑(7.51-15.6g/L)、抗中性粒细胞抗体pANCA(1:10)阳性。5月外院狼疮抗凝物检测提示存在狼疮抗凝物。前胸部皮损糠秕孢子菌镜检阳性。6月我院检查结果大致同前。早期抗类风湿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抗体IgM25.7U/ml↑(0-12U/ml),余正常。C反应蛋白10.9mg/L↑(0-8mg/L)。巨细胞病毒抗体IgG.0U/ml↑(1.0U/ml为有反应性)。皮肤组织病理:1.(左侧面部)表皮角化过度,部分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基底层点状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有中等淋巴细胞浸润。2.(前胸部)表皮局灶性坏死,散在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可见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诊断Rowell综合征治疗我科会诊后,建议给予强的松40mg/d,沙利度胺mg/晚,硫酸羟氯喹片0.2g2/d。1周后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维持治疗,电话随访,患者诉家中避光休息数日后,皮损基本消退,面部少许色素沉着。嘱患者维持泼尼松10mg/d,不适随诊。随访、讨论Rowell综合征(Rowell’sSyndrome,RS)是红斑狼疮伴发多形红斑样皮损的一种少见表现。Scholtz首次描述了红斑狼疮和多形红斑同时并发的现象,随后Rowell等对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进行总结并命名为Rowell综合征。年Zeitouni等重新定义了RS诊断标准,并得到后续相关学者引用,主要症状:①红斑狼疮(LE);②多形红斑样皮损(伴有或不伴有黏膜受累);③ANA阳性,斑点型。次要症状:①冻疮;②抗Ro抗体或抗La抗体阳性(即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阳性);③RF阳性。3条主要症状加1条次要症状即可诊断为Rowell综合症。本例患者符合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SLE诊断标准中的5条(1)颧部红斑;(2)光敏感;(3)血液系统异常:(白细胞降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4)浆膜炎:胸腔积液;(5)抗核抗体测定ANA(1:)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