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转载已获授权)
导语:这类患者换药要注意!
有一种伤,叫皮肤撕脱伤。
案例再现:压疮并发皮肤撕脱伤1例
先介绍一下患者的基本信息:86岁,女性,肺癌晚期并发双侧胸腔积液,重度贫血。
-04-18-20:00,夜班护士为该患者翻身时发现其背部脊柱骨突处有3处明显发红,呈暗红色,面积大小约1cm*1cm,皮肤未破溃。经评估,考虑2期压力性损伤(压疮)。
因患者及家属不愿意使用气垫床,夜班护士就在患者的背上贴了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处理,同时告知患者和家属加强翻身,避免背部继续受压。见下图。
本来整个过程处理得很妥当,没想到2小时后结局出现了大反转:
大约22:45,患者诉贴溃疡贴后感到气喘不适,难以入睡,自己是过敏体质,怀疑是敷贴过敏引起,要求护士揭去刚贴上的溃疡贴。
护士向他们解释,告知水胶体敷料不会引起过敏,即使是过敏体质也可以用水胶体进行处理。但最终解释无效,护士只能按家属的要求将溃疡贴揭除。没想到的是,在揭除敷料过程中发生了皮肤撕脱伤。见下图。
这下麻烦就来了:
家属见皮肤撕脱出血,情绪异常激动,指责护士态度不好,质疑护士给患者换药没有医生的医嘱,如果伤口愈合不了,就要去投诉。
本来想着给患者处理伤口,没想到竟惹上了麻烦!夜班护士真的感到很伤心,急忙呼叫值班医生协助处理。后医生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局部碘伏消毒,并予锡类散外涂。小A把事件发生经过向护士长汇报,并上报了不良事件。
那么,伤口就这样暴露着可以吗?
第二天,责任护士在评估了患者的皮肤情况后向家属解释,如果想要伤口早日愈合,除了加强翻身、避免继续受压,建议使用水胶体敷料处理伤口,但换药时不要告诉患者用了水胶体,避免再次引起不适。经解释,家属同意了责任护士的治疗方案。
责任护士这样处理伤口:
先用碘伏消毒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创面,破损处放了一小块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用水胶体透明固定。由于担心换药时间过长引起患者气喘不适,换药后没有拍照留样。
下图左是-04-19处理前的局部皮肤情况,下图右是-04-21经过处理2天后的皮肤情况,可见破损处已基本愈合。
话题讨论
压力性损伤皮肤撕脱伤通过该案例,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压力性损伤与皮肤撕脱伤预防及处理的相关问题。NO1.为什么会发生皮肤撕脱伤?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撕脱伤,是指揭除医用粘胶后,局部皮肤出现持续30min或30min以上的红斑、水疱、糜烂、撕脱伤等表现。MARSI是所有护理环境和所有年龄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的、普遍存在但未被认识的并发症。除了医用粘胶剂本身的特性及去除粘胶剂时用力的大小和方法之外,还有多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也会增加皮肤撕脱伤的风险。目前,压力性损伤已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