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患者出现胸腔积液的比例高达20%~54%。通过抗生素治疗,这些胸腔积液大多可以消失,但仍有约30%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引流(即:复杂性肺炎旁性胸腔积液,CPPE)。
面对肺炎旁性胸腔积液患者(PPE),是否进行胸腔引流(通常使用胸腔引流管)是临床医生经常需要判断的首要问题之一。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指南:影像以及胸腔积液的细菌学和生化数据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那些可能受益于胸腔引流的肺炎相关性胸腔积液。
此前推荐进行胸水引流的放射学指标包括:胸水量≥半侧胸腔的1/2、包裹性积液或增强CT显示积液伴胸膜壁增厚等。但这些推荐建议主要是基于证据级别较低(C级级别)的病例和历史对照研究做出;所以,其可靠性需谨慎看待。
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开发和验证一种基于CT且可以识别那些需要引流胸水的CT评分系统,来自西班牙ArnaudeVilanova医院内科胸腔医学部的Porcel医生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文章发表在近期的Respirology杂志上。
研究者对其此前8年间,所有在尝试放置胸腔引流管前,曾接受过胸腔穿刺术和胸部CT扫描的PPE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评估。
在比较了推导样本中90例CPPE(其定义最终需要胸腔引流的PPE)和60例非复杂性PPE患者的11种胸部CT特征,并针对这些CT特征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以后,研究者确定了可作为CPPE独立预测因子的CT指标,且设计出了一个可识别CPPE的评分系统。
随后,研究者又通过一个包含59例PPE患者的独立群体(验证样本),对该评分系统进行了验证。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为:
可预测CPPE的CT评分量表包括:胸膜造影增强(3分),胸腔微气泡、胸膜外脂肪衰减增加和液体体积≥??mL(各1分)(参见图1、图2、图3)。
当使用总分≥4分作为切点值时,其在推导系列中鉴别CEEP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4%、75%、81%、3.4和0.22;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
图1:预测复杂肺炎旁胸腔积液的CT评分量表。总得分≥4分提示为需要引流的复杂性肺炎旁性胸腔积液。
图1:一位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的CT图像,显示胸膜对比度增强(色黑箭头),胸膜外脂肪衰减增加(白色箭头)和微泡征(白色星号)。
图3:使用公式D2×L估计胸液量,其中D是同次CT图像中的积液最大深度,L是积液最大长度。该患者的计算量为52×20cm=mL。(A)轴面。(B)矢状面。CI=置信区间;OR=比值比
而在验证样本中,这些结果也得到了重现。此外,该CT分级量表在识别那些需要手术或将死于胸腔感染患者方面,也表现出相当的能力,且AUC扩大到了0.76。
该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包含了胸膜造影增强、胸腔微气泡、胸膜外脂肪衰减增加和液体体积≥??mL等CT特征的CT评分系统,可以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预测那些需要进行胸腔引流的EEP。
推荐阅读
抽胸水为什么会造成循环衰竭?这9条诊治经验值得借鉴
超详细!胸部平片读片方法看完大家都收藏了
照过X光就要终止妊娠?美国指南这样说
用三天停四天:聊聊阿奇霉素的「独到之处」
责任编辑
王妍
投稿及转载
wy.psd
dxy.cn题图
Shutterstock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1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