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记者走百村兰西县红星乡红星村夯基

点击上方即可快速   发展第一要素是人。驻村书记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着力“建强一个村级班子、带好一支党员队伍、培育一批骨干力量”。

利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契机,注重把村里那些政治素质过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的“能人”、有致富经验的“强人”、有强村富民本领的“带头人”推选到村干部队伍中,切实做到“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队伍壮大了,还要有谋划。“既要考虑经营主体,还要考虑到销售出口,根据我们村的区位优势,确定产业项目。我们要把长久可持续的产业项目留下来。”红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吴善利说。

光伏发电

经过走访调查,驻村工作队发现红星村留守人口不足一千人,绝大部分是老幼妇孺。为了解决村里无劳动力、弱劳动力的脱贫问题,年,驻村工作队协调争取省里“交钥匙”工程投资万元,建设千瓦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所得收益可长久为贫困户增收。

红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吴善利“通过设计公益岗位,打破平均主义,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劳有所得。”

为了“防止政策养懒汉”的情况出现,驻村工作队还设计了52个公益岗位,除保证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保底分红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多劳多得。

兴产业 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如何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这是驻村工作队日思夜想的大事。吉顺养殖场通过深度洽谈,驻村工作队与正大集团黑龙江分公司成功对接,在村上办起了吉顺养殖场。吉顺养殖场负责人王秀华说:“我们这养殖场能这么顺利的办起来,多亏了驻村工作队。要我们多带动几户贫困户,这点要求我哪能不答应呢。”就这样,王秀华答应了在每年给75户贫困户分红0元的情况下,从本村再招7户贫困户入厂打工。现在,红星村相继创办4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年产白羽鸡多万只。该项目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金融扶贫“一扶多”模式,不仅带动红星村贫困户81户外,还为全县带动贫困户户。把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驻村工作队抓住庭院经济种植项目,积极争取县级专项补助资金10万元,引导农户自筹资金10万元,为30户村民建设蔬菜大棚平方米,引导农户通过种植错季蔬菜,预计年可实现收入平均超万元。村民郑生辉建设大棚平方米,种植两茬荷兰贝蒂柿子,可实现年收入超过8万元。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推进“菜园革命”,组织动员60户贫困户利用小菜园种植新品辣椒,预计户均增收元以上,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创业。看长远 让贫困群众心里踏实起来贫困户杨立志的家走进贫困户杨立志家的小院,各式东西摆放整齐,看到有生人进院,杨立志迎了出来。44岁的杨立志患有胸腔积液和胸膜炎20多年,之前孩子要上学,妻子又因病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一直都是问题。要说以前,用杨立志自己的话说:“那日子简直没盼头。”“驻村工作队没来之前,我家真可以说是贫苦如洗,一年连二斤豆油都吃不上。由于常年吃药,每天吃药就得90多元,家里地不多,收入少,孩子还上学,真是雪上加霜。”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一系列的“惊喜”送到了杨立志的家里:低保金补助、新农合的免费医疗保险、家中年久失修的土砖房也因政策被列入危房改造项目......“自从工作队来了以后,带来了好政策,我住院的费用能够多报销一部分。村里项目收益,贫困户不但可以得到分红,通过参加村里公益岗位劳动我还可以多挣一部分。我们养殖的农作物产品,工作队负责帮忙代卖,又增加我家一部分收入。要是没有驻村工作队,我们根本脱不了贫。”杨立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给我们盖好了房子,还给我们找到致富的路子,咱们也要跟上国家的脚步。只有努力挣钱才能无愧于国家、政府的帮扶,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杨立志坚定地说。驻村,就要“驻”到群众的心坎里。扶贫,就要“扶”到贫根上。就业扶当下,产业扶长远。3年来,驻村工作队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各项工作,聚焦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多渠道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确保脱贫不返贫。截至目前,全村已脱贫76户人,未脱贫5户11人。----------

文字:张博

视频、摄影:张博、李逢时、张佳蕊、梁冬

审核/隋安辉 责编/李逢时、梁冬 制作/梁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1110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