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的46天等待双肺移植的他与死神擦

丁先生送来锦旗46天,对你我来说,也许只是匆匆而过的一个数据。可对饱受疾病困扰的生命来说,却是漫长的、与死神对抗的分秒必争。当然,46天,更是创造了医学的奇迹。不久前,浙江大医院(下称浙大二院)吴明团队与黄曼团队共同在世界胸科领域顶级杂志《TheAnnalsofThoracicSurgery》(《胸外科年鉴》)发表了《LungTransplantationinPulmonaryFibrosisSecondarytoInfluenzaAPneumonia》论文,由浙二创造的“双肺移植前用ECMO体外支持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46天,被载入业界史册,中国危重病人肺移植事业也得到外界充分肯定。论文中所陈述的患者丁先生,如今,已经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为了表以谢意,6月中旬,丁先生携爱人来到浙大二院胸外科主持工作的吴明教授门诊处,不为求医,单纯是来感谢让他重获生命的医生和浙大二院。爱人哭到晕厥求你们,救救我先生!虽然距离发病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丁先生妻子依旧清晰地记得年2月16日,那个难忘的大年初一。“高烧41度、气急、面色紫绀。”当丁先生从富阳当地急救转运到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时,情况已非常危急。面对当时的危重状况,急诊科紧急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但纯氧吸入情况下也只能维持氧饱和度的70~80%。“求求你们,救救我先生!”看着躺在病床上意识已完全丧失的丈夫,妻子一度哭到晕厥,求当场的医生一定要救救自己的丈夫。当天,综合ICU值班医生胡妍婷接到急诊室会诊电话后,便急忙赶来。看到病人情况后,作为专业医生她都吓一跳。如此危重的病人,在急诊滞留的时间越短越好,要立马转运至ICU。丝毫不敢松懈,胡妍婷立刻联系科室腾出一张床位,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转运。整个过程可谓提心吊胆,病人随时可能呼吸心跳停止,医生们随身携带着呼吸机及抢救箱。当天下午16:30,丁先生被收治到综合ICU。浙大二院综合ICU主任黄曼当机立断,要立即上ECMO支持系统!“只有通过ECMO支持,才有可能维持生命体征。”黄曼主任回忆说。ECMO俗称人工肺,可以暂时替代肺的功能,让受损的肺得到休息和功能恢复,对呼吸衰竭的病人来说就是救命!但时值春节,甲流横行,科内危重病人多,ECMO已经全部在线运转。医院内各方调节,终于匀出一台,从解放路院区运送至滨江院区。在ICU的丁先生ECMO体外支持46天唯一的出路是双肺移植患者入院后16小时,ECMO到位。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因患者血小板低下,置管极易引起出血,ECMO置管成为摆在面前的大问题。当时,因春节期间科内医务人员相对较少,对救急工作也造成了困扰。但在与家属的沟通中,家属及其配合,全心信任和支持医生的决定。黄曼主任团队全力以赴,在当晚19:00,病人用上了ECMO,维持着生命。随后,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病毒筛查和肺泡灌洗液的NGS监测都提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病毒侵袭肺脏非常迅速已形成1型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ECMO和呼吸机联用,也只能勉强维持丁先生的生命体征。在ECMO使用近15天左右,病人的双肺并没有明显的好转。黄曼主任请胸外科的吴明教授会诊,两人根据病人的病情,都觉得患者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双肺移植!在与病人家属沟通中,病人及妻子都支持医生的决定。于是,黄曼主任和吴明教授的双线救治启动!在联系肺源的过程中,病人的情况刻不容缓。吴明教授在院内院外同步寻找,医院内联系OPO移植小组,在院内寻找匹配的肺源,同时,也在国家供体网络平台上进行寻找匹配。时间一天天过去,病人及家属的焦灼等待,成为压在吴明教授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此时,距离刚开始上ECMO已经过去了45天,距离吴明教授开始寻找肺源已经30天。这30天,是对丁先生和黄曼主任团队的终极考验。他们要在漫漫的等待中维持着生命。已纤维化的肺跨过艰难险阻终于等到匹配肺源等待的每一天,对患者来说是煎熬,对医生来说,是要跨过一个个难以逾越的医学难题。“抗感染是首要难题。”黄曼主任说,患者本身是因甲流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在院外耽搁时间过久,身体状况及其衰弱,且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导致自身免疫力的降低,极易造成感染大爆发。此外,患者身上遍布着各种管道,容易引起管道性相关感染。“ECMO长期使用,容易引起血流感染,凝血系统问题比如凝血、出血问题;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容易引起呼吸机吸相关性肺炎;肺部渗出、气胸从而使用胸腔引流管;导尿管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等等。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致死性的问题。”就在ECMO使用的第四周,丁先生突发右侧自发性气胸。原来,病毒性肺炎导致了丁先生的肺严重纤维化,就像失去弹性的气球,一鼓就破,一破就漏气,一漏气人就得憋死。于是,紧急联系胸外科进行床边穿刺闭式引流,引流少量血性液体伴大量气泡,氧合好转。丁先生的爱人在全程中都对医务人员报着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此时,全部人员卯尽全力,只为延续他的生命,保护他的其他各个脏器,他们都在等待!等待,让丁先生已经处在绝望的边缘。医生护士和他说话,他无动于衷,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每个人都在等待,像一根被拉得很长很长的橡皮筋,随时会崩塌。而这样的等待,似乎能听见死神的脚步声,生命可能在下个瞬间就会终结。幸运的是,4月2日,合适的肺源出现了。一切有了转机。成功双肺移植再次创造医学神话吴明教授紧急安排双肺移植手术。手术中,丁先生的ECMO仍不能停,它需要在移植过程中给予肺的替代作用。综合ICU的医生随手术持续跟进,保证丁先生的生命。手术的难度极高,要克服胸腔广泛粘连、手术创面广泛渗血以及心跳骤停等风险。历经6个多小时后,双肺移植手术终于成功结束。丁先生重新入住综合ICU,在他曾经濒临死亡一度绝望的地方,他开始了新生。术后第15天,丁先生情况日趋稳定,在吴明教授和黄曼主任的评估后,丁先生转到胸外科病房进行进一步的康复锻炼。从开始的走路抖抖索索到像正常人一样稳步前行,胸外科的医生护士陪他一起进行,肺部进一步的锻炼,肌肉力量的重新恢复,社会心理的再次塑造,终于在15天后,也就是从入院开始后的第75天,丁先生重新以正常人的状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据了解,在丁先生的整个救治过程中,国内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指导并参与了丁先生的抢救治疗。当他得知丁先生抢救成功的消息以后,兴奋地指出,“这是目前为止国内甚至可能是世界上经过最长时间的术前ECMO等待后双肺移植获得成功的病例。”在查询了全世界的医疗文献后,参与救治的医生们才发现,他们在与死神全力抢夺生命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创造了世界纪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14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