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别肿瘤的来源;
2.纵隔增宽及肺门增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含脂肪的肿瘤、囊肿性病变的识别;
3.血管生理性变异、动脉硬化、扭曲所致的“肿块”,以及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的诊断;
4.肺部肿瘤侵犯肺门及纵隔,特别是对肺癌分期的评估;
5.肺内较大肿块内的血管结构、脂肪成份及血供的显示;
6.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
同基本常规。
1.线圈选择:选用包绕式矩形体部表面线圈或体线圈。
2.体位及采集中心:仰卧位。心电门控导联安装于患者左胸前,方法同心脏MRI技术。也可用周围门控代替。将包绕式线圈置于患者背后,长轴与患者胸部C~C轴垂直,中心对准胸骨中点。呼吸补偿感应器置于患者上腹部。先在病人背部安装心电门控装置,使用体部线圈。
3.扫描方位:以横断位与冠状位作常规方位,必要时加矢状位。
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
脉冲序列:SE、TSE
采集模式:采用SE序列,T1,T2加权,层厚10毫米,尽可能减少间距。
采集矩阵:矩阵为×或×
重建矩阵:×(~)
FOV:~mm
NSA:1~4次
THK/Gap:8~10mm/(10~20)%
门控方式:心电或周围门控或HB
TR=20~30ms、TE=70~90ms(T2WI)
TD=Shortest
1.病人呼吸不稳可采用FLASH序列或加呼吸门控。
2.一般不需增强造影,在少数情况下如鉴别血管性疾病才采取GD-DTPA增强。
3.线圈两端向胸前包绕至胸骨处,若两端重叠太多,可在前胸壁加棉垫使重叠不超过8cm。
4.气管、支气管冠状扫描:取主支气管平面的横断位图像作第一定位像。取正中矢状面作第二定位像。设定层厚、层面间距及扫描层数,使扫描范围达到所需范围。相位编码方向取LR向。
本资料整理自《医技科室诊疗规范》
如有错误遗漏之处,欢迎留言补充
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西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