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胸痛,让人措不及防,多脏器功能衰竭,究竟祸起何方?
病史53岁男性,因"发作性胸痛6日,加重1日",于年2月18日入院。
年2月12日,患者出现劳累后心前区闷痛,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ST-T段抬高改变。
年2月17日,患者于当地就医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立即给予心肺复苏,于意识恢复后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侧后壁心肌梗死。医院,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回旋支近段(LCXp)%闭塞,置入1枚2.5mm×36mm药物洗脱支架,术中出现无复流。
术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替罗非班静脉滴入(剂量不详),患者仍觉胸闷。在持续补液及大量升压药维持下,血压波动在90/60mmHg左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达U/L、总胆红素60U/L,尿少(<25ml/h),双眼睑浮肿,转入我院。
患者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及肝病、消化性溃疡病史,平时无反酸、嗳气、呕血及黑便。无烟酒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脉搏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92/57mmHg,神志淡漠,皮肤苍白湿冷,痛苦病容,口唇肢端发绀,双眼睑浮肿,球结膜水肿,前胸、前臂、腹部皮下大量瘀斑,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弱,肺底少许干湿啰音。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
血小板(PLT)47×/L,凝血酶原时间(PT)43.2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9.1秒,凝血酶时间(TT)11.2秒,纤维蛋白原(FIB)3.4g/L,D-二聚体<0.5μg/ml,抗凝血酶Ⅲ35%,脑钠肽原(pro-BNP)pg/ml。
血气分析
酸碱度(pH):7.1,动脉血氧分压(PO2):35.9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29.7mmHg,血氧饱和度(SO2):53.7%,碳酸氢根(HCO3-):9.7mmol/L,标准剩余碱(SBE):-17.5mmol/L。
其他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高达U/L(正常值9~72U/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U/L(正常值0~25U/L)。
血清钾5.36mmol/L(正常值3.5~5.2mmol/L),血清肌酐(Cr)μmol/L(正常值72~μmol/L),血清总胆红素(TBIL)46.2μmol/L(正常值0~20.5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22.0μmol/L(正常值0~6μmol/L)。
血淀粉酶U/L(Somogyi法,正常值40~U/L),血脂肪酶U/L(正常值23~U/L)。便潜血阴性(年3月1日)。
辅助检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Ⅱ、Ⅲ、aVF、V5~V9导联呈QS型、ST段略抬高0.1mv。
超声心动图
左室42mm,射血分数(EF)0.5,左室下壁及后壁回声增强,运动减弱欠协调。心包腔后方0.5mm液性暗区,少量积液。
腹部超声
脂肪肝,腹水,双侧胸腔积液。
胸片
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心脏增大,考虑心衰所致(图1)。周围静脉压27cm血柱。
诊断冠心病
急性下壁、侧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Killip分级,IV级)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无复流
急性肝功能损害
急性肾功能不全
血小板减少症
I型呼吸衰竭
代谢性酸中毒
心肺复苏术后
诊疗经过患者入科后立即停用所有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给予保护胃黏膜、通便、纠酸、补液、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等对症治疗;但入院后20h内病情急剧恶化,持续低血压(升压药物维持),深静脉置管大量补液。病情危重,GRACE评分分(提示极高危,院内死亡率可高达52%)。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酸中毒,肝肾功能损害加重,出现血小板进一步减少至27×/L,同时AA(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3.8%,ADP(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0.1%,凝血功能异常加重,提示严重多脏器衰竭。
上级医生多次查房给予系列诊治意见:
1.考虑INR大于3.0,血小板数量/功能下降及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主要与心脏骤停及外院大量应用抗栓药物有关,不排除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决定暂时停用全部抗血小板药。
2.低血压状态考虑与右室梗死有关,应大量补液及适当给予升压药物,IABP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进一步降低故立即撤出。
3.出现意识障碍,Babinski征阳性,肝酶1万以上,尿少、血清肌酐进行性增高(图2),考虑为代谢性脑病,故早期应用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共持续应用了21d),以便调节体液平衡、改善肝、肾、脑功能。
4.有效血浆置换,以消除体内毒性产物对肝、肾、脑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5.血小板曾下降至18×/L,伴血浆蛋白降低,给予2次输注新鲜血小板,间断输注血浆白蛋白,血浆蛋白和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图3)。
6.患者2月22日血小板数量有所回升后,血小板24×/L,INR1.42,凝血酶原时间17.0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秒,凝血酶时间>秒,纤维蛋白原4.8g/L,给予西洛他唑口服当日晚间出现鼻衄、口腔黏膜出血及皮下大量淤血,由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3.8%,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0.1%,考虑与CRRT应用过程中肝素应用过量有关,改用无肝素透析,此后出血逐渐停止,无脏器出血发生,故一直给予西洛他唑。
7.2月25日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给予胺碘酮静滴后转为窦性心律。
8.患者2月26日下午出现发热(体温38.7℃),持续6日,血液细菌培养阴性,给予美罗培南静点6日,血象逐渐恢复正常,感染控制后停用抗生素。
9.3月1日血脂肪酶及淀粉酶升高达正常值4倍以上,考虑与心源性休克导致胰腺缺血有关。按胰腺炎处理,经过胰腺炎I、II、III号饮食,给予生长抑素静点,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
10.住院期间出现贫血,血红蛋白最低74g/L,考虑与肝肾功不全,营养吸收障碍有关,给予改善营养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后逐渐恢复,出院前血红蛋白在g/L。患者共住院38日,病情痊愈。
目前已随访37个月,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生活质量较高。
出院诊断
冠心病
急性下壁、侧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KillipIV级)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
阵发性心房颤动
呼吸衰竭(I型)
急性肝功能损害
急性肾功能损害
上呼吸道感染
肝性脑病
贫血
急性胰腺炎
代谢性酸中毒
讨论本例患者在心源性休克发生后出现了多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治疗措施为:①发现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异常后,及时撤出IABP,减少对血液细胞破坏;②血栓和出血的平衡:体现在恢复抗栓治疗过程的精细调节,根据INR及血小板数量改变,在血小板逐步上升后,凝血功能异常得到控制后及时依次给予小剂量磺达肝癸钠、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及时防止了血栓及其造成的危害;③连续血液滤过净化及适时血浆置换不仅清除了体内炎症因子,维持了内环境稳定,同时补充的新鲜冰冻血浆也补充了凝血因子和新鲜血小板,这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及时补液,纠正休克酸中毒等内稳态措施,有效保护了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为后续治疗打好了基础;④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保持心、肾灌注,适当利尿及强心等;⑤营养支持,及时进行胰腺炎治疗;⑥呼吸机及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
经验多器官衰竭的治疗非常困难,此患者存在诸多治疗"矛盾"关系:器械(IABP)治疗血流动力学紊乱与机械损伤(对血小板);支架术后抗栓治疗与出血(鼻衄、皮下出血等);水化治疗(肾功不全及右室梗死治疗需要)与充血性心衰加重;贫血与禁食(治疗急性胰腺炎)之间的矛盾等,都需要精准的平衡和周到地处理。因此,早期发现、准确预判和妥善处理主要和次要矛盾,以及抢救团队和相关科室扎实的临床抢救基本功和密切合作关系,是本例极其高危且病情错综复杂患者能够抢救成功的关键。
病例提供:医院赵昕刘彦琴韩雅玲
病例征稿啦!
攻克疑难患者,您是否想传授经验、分享喜悦?遇到罕见病例,您是否想找“高手”指点,听取多方见解?那么,机会来了!“心在线”现面向全国征集心血管疾病相关病例啦!我们将为您提供传授经验、切磋技艺的平台,您不仅可以拓宽思路、丰富视角,还可获得丰厚稿酬!
投稿邮箱:content
cardiounion.cn作者授权“心在线”独家刊登,欢迎转发,谢绝转载,保护版权,违者必究。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刘倩姜海云┆美编柴明霞┆制版王柳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