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翻译系列肺超声检查监测患者弥漫性

系列肺超声检查监测患者弥漫性肺泡出血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超声科崔立刚

摘要: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因此,本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实施恰当的治疗。DAH的标准诊断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胸片,高分辨率CT),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我们报道两例系统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DAH,利用超声进行病情监测。据我们所知,这是应用肺超声监测成人DAH的首例报道。

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成为潜在的致命危害。DAH发病并不常见,临床发现并准确诊断的也很少。然而,DAH发生后的高致死率却广为人知,可占全部病例的20-50%。小动脉、小静脉,和/或肺泡间隔毛细血管炎症是DAH最常见的病因。DAH的标准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血细胞计数,动脉血气分析),影像诊断工具(胸片和高分辨CT)和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目的在于防止发展至急性呼吸衰竭。我们描述了2例结缔组织病患者(SLE和重叠综合征:SLE合并多发性肌炎)发生DAH,利用床边肺超声(LUS)监视病情。患者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依据欧洲抗风湿联盟推荐的标准确诊。

结果

病例1

52岁男性,8年SLE病史,狼疮肾炎,舍格林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及肺小动脉栓塞,因SLE病情加重入院。患者的诊断基于查体(亚高热状态,可达39度,面部、颈部、躯干广泛皮肤病损,口痛,关节痛)与实验室检查(蛋白尿、贫血)和免疫检查(dsDNA抗体增加,补体降低)不一致。SLE活动指数为17(其中严重活动期指数大于12点)。给予免疫抑制治疗(激素和环磷酰胺)达6个月(环磷酰胺总量达4.6克),并无临床缓解。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检查,超声心动,内窥镜,骨髓穿刺等结果除外了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常规的胸片仅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疑似反应增生性。

患者一般情况逐渐恶化,出现大量咳血、呼吸困难,搏动血氧饱和度下降(88%)。线阵探头肺超声显示多发胸膜下低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实性病变(图1A),某些实变区域可见血管截断现象(图1B)。当使用凸阵探头扫查,可见很多B线伪像(图1C)。高分辨率CT显示右上肺多发小片阴影,局部背景为毛玻璃样高密度区(图1D),提示DAH。纤维支气管镜确认支气管道内出血。纤维支气管镜抽吸物培养及血清学化验,支持曲霉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后(伏立康唑),患者病情稳定,皮肤病损明显改善,但仍有低热,阵发干咳及周期性关节疼痛。随后的系列肺超声显示先前肺脏的病变消退(图1E-F)。

随后的临床观察,患者再次出现严重的咳血伴发血氧饱和度下降(88%)。肺脏超声显示双侧肺下野严重的肺间质病变及胸膜下实变,右下肺更为显著,为典型的弥漫性肺泡出血改变(图1G-J)。支气管镜证实为双侧肺下叶细小支气管内新鲜出血,小气管几乎被血块填满,无法排空。因为,冲洗后,马上可见自肺循环的少量新鲜出血溢出。抗真菌治疗持续6周,肺脏病变逐渐改善,随后的肺超声及HRCT也有改变。

图1A首次DAH发作,肺超声显示胸膜下边界清晰低回声,均匀病变(箭头),采用线阵探头。

B,首次DAH发作,无回声边界清晰胸膜下病变,可见血管中断征象(水平箭头)和胸膜渗出(垂直箭头),采用线阵探头。

C,首次DAH发作,正常胸膜线和多发B线伪像,形成白肺表现。采用凸阵探头。

D,HRCT,首次DAH发作,毛玻璃样阴影和局限高密度影。

E,首次发作DAH后5天的肺超声检查,正常胸膜线,线阵探头。

F,HRCT,首次DAH后10天,正常肺脏。

G,第二次DAH发作,规则的胸膜线(垂直箭头)和多发B线伪像(水平箭头),采用凸阵探头。

H,第二次DAH发作,低回声,均匀实变,内见气泡,采用凸阵探头。

I,第二次DAH发作,肺超声显示胸腔内栓子(水平箭头),无回声胸腔积液(向下箭头),膈肌(向上箭头),采用线阵探头。

J,第二次DAH发作,肺脏超声边界清晰,均匀实变,内含气泡(向上箭头),可见血管截断改变(水平箭头),胸腔内血栓(向下箭头),采用线阵探头。

K,第二次DAH发作后10天,正常胸膜线,A线,采用线阵探头。L,第二次DAH发作后2周HRCT表现,为正常肺脏。

本文外文文献来源:UltrasoundQuarterly?Volume33,Number1,March

未完待续。。。。。

为崔立刚教授点赞

赞赏

人赞赏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界殑鍖婚櫌鏄摢瀹?
鍗℃硦涓夐唶杞啅浠锋牸鏄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694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