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
二、病因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典型病变呈大叶性分布,以冬季和初春为高发季节,多见于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壮年和有全身及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着。
三、临床表现
1.症状: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疲劳等情况,典型表现起病多急骤,寒战、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达39~41℃,呈稽留热型。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咳嗽时加剧。干咳,少量粘痰,典型者在发病2~3日时咯铁锈色痰。偶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表现。感染严重病人可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感染中毒病人易发生休克型肺炎,病人表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嗜睡、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少尿或无尿。可以体温不升,常无咳嗽、咳痰现象。
2.体征病人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煽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肺实变时的体征为: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干湿性罗音,累及胸膜时,可闻胸膜摩擦音。休克型肺炎出现休克体征。病变广泛者可因缺氧而引起气急和发绀。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痰培养
3.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4.X线胸片检查
这是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有助于肺炎的诊断。
5.CT、MRI检查
对于经X线胸片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可进行CT、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1、一经诊断即给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重症者可改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2、注意卧床休息,避免疲劳、醉酒等使病情加重的因素,尽量不使用退热药,避免大量出汗,影响临床判断。腹胀者可用腹部热敷和肛管排气。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有发绀情况,应予以吸氧,如发绀明显且病情不断恶化者,可进行机械通气。
3、休克型肺炎末梢循环衰竭时,首先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使用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同时选用2到3种广谱抗菌药联合、大剂量、静脉给药。对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六、护理措施
1、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鼓励多饮水。高热寒战时可用暖水袋或电热毯等保暖,适当增加被褥。高热者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冰袋,或酒精擦浴降温,或按医嘱给予小剂量退热剂。退热时需补充液体,以防虚脱。胸痛时嘱病人患侧卧位。
2、气急者给予半卧位,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痰粘不易咯出时,可鼓励病人多饮水,亦可给予蒸汽或超声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剂,以稀释痰液,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尿量的变化。如发生感染性休克,按医嘱应用抗休克及抗感染药物,加强护理,去枕平卧位,保暖忌用热水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液体通畅,输液速度不宜太快,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发生。
七、健康宣教
1、自我检测如发现发热、心率加快、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2、活动与休息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3、疾病知识指导预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有皮肤痈、疖、伤口感染、毛囊炎蜂窝组织炎时应及时治疗,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和COPD、支气管扩张患者。慢性病、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者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扣背。
4、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注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5、定期复诊。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