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肿瘤科的分子靶向治疗一直是一个大热门。正是由于靶向治疗的涌现,已经使很多肿瘤患者生存获益。例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肾癌、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胃肠间质瘤等等。
近10年来,每年都有很多新的分子靶向药物问世,已有的分子靶向药物也不断增加新的适应证。
孙燕院士的靶向治疗文章中对靶向药物的总结:
1、信号转导:TK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罗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凡德他尼、埃克替尼
2、新生血管:小分子化合物—恩度;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
3、调控基因:曲妥珠单抗
4、EGFR受体:小分子化合物—TKIs;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帕尼单抗
5、表面受体:利妥昔单抗
1、吉非替尼
商品名:易瑞沙
英文名:GefitinibTablet、Iressa、ZD
结构式:
适应症及作用机制:吉非替尼(gefitinib)是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到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区,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的活化,并能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和下游区的信号转导通路。
规格:mgx10片/盒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mg(1片)每日1次,空腹或与食物同服。不推荐用于儿童或青少年,对于这一患者群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进行研究。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为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发生率20%以上,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
2、厄洛替尼
商品名:特罗凯
英文名:ErlotinibHydrochlorideTablets,Tarceva
结构式:
适应症及作用机制:可试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厄洛替尼(erlotin-ib)可与ATP结合区可逆性结合,并且完全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的自主磷酸化作用,从而阻断下游区EGFR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以及抑制血管生成。
规格:mg,30片/盒。
用法用量:厄洛替尼单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剂量为mg/日,至少在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如果必须减量,厄洛替尼应该每次减少50mg。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75%)和腹泻(54%)。
3、伊马替尼
商品名:格列卫
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作用机制:伊马替尼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能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系细胞、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新鲜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规格:mg,60片/盒
用法用量:对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推荐剂量为mg/日,对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为mg/日,均为每日一次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如果血象许可,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剂量可考虑从mg/日增加到mg/日,或从mg/日增加到mg/日(mg,口服,分2次服用):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反应重新消失。
不良反应:最常见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有轻度恶心(50—60%),呕吐,腹泻、肌痛及肌痉挛。
4、达沙替尼
商品名:施达赛
通用名:达沙替尼片
英文名:DasatinibTablets;Sprycel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对包括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内的治疗方案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
作用机制:达沙替尼抑制BCR-ABL激酶和SRC家族激酶以及许多其他选择性的致癌激酶,包括c-KIT,ephrin(EPH)受体激酶和PDGFβ受体。
规格:20mg/片、50mg/片、70mg/片;60片/瓶
用法用量:口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mg,每天1次,可增加至mg,每天1次。慢性粒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展期或Ph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剂量:70mg,可增加至mg。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体液潴留(包括胸腔积液)、腹泻、头痛、恶心、皮疹、呼吸困难、出血、疲劳、肌肉骨骼疼痛、感染、呕吐、咳嗽、腹痛和发热。与药物相关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5%。
5、尼罗替尼
商品名:达希纳
英文名:nilotinib;Tasigna
适应症:一线治疗慢性期Ph+慢性髓性白血病。在成年患者对既往治疗包括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Ph+CML的治疗。
作用机制:尼罗替尼是一种Bcr-Abl激酶的抑制剂。
规格:mg和mg硬胶囊
用法用量:新诊断的Ph+CML-CP:mg口服每天2次;耐药或不能耐受Ph+CML-CP和CML-AP:mg口服每天2次。
不良反应:QT延长和突然死亡;骨髓抑制;升高血清脂肪酶;肝毒性;电解质异常
6、索拉非尼
商品名:多吉美
通用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
英文名:Sorafenibtosylate;Nexavar
适应症: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5年和6年先后批准其用于治疗肾癌。
作用机制:是第一个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Raf-1,PDGFR和VEGFR激酶,对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及NSCLC均有抗癌活性。
规格:mg
用法用量:推荐服用索拉非尼为每次0.4g(2x0.2g),每日两次,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
不良反应:索拉非尼引起的常见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泻、血压升高,以及手掌或足底部发红、疼痛、肿胀或出现水疱。
7、舒尼替尼
商品名:索坦
通用名: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
英文名:sunitinibmalate;Sutent
适应症:6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肾癌以及胃肠间质癌。现在临床证明还可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肝细胞癌。
作用机制:是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VEGFR,PDGFR,c-KIT和FLT-3激酶。
规格:12.5mg×28粒/盒
用法用量:治疗胃肠间质瘤和晚期肾细胞癌的推荐剂量是5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4周,停药2周(4/2给药方案)。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食欲减退、恶心、腹泻。
8、凡德他尼
商品名:Caprelsa
英文名:vandetanib
适应症:不能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
作用机制:口服的小分子多靶点酪酸激酶抑制剂(TKI),可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EGFR、V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还可选择性的抑制其他的酪氨酸激酶,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多靶点联合阻断信号传导,因此是一种多通道肿瘤信号传导抑制剂。
规格:白色薄膜包衣片:25mg,50mg,mg,mg,mg
用法用量:单药用量为mg/d,与化疗联合用量为mg/d,口服每天1次,直至疾病进展。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腹泻、皮疹、恶心、高血压、厌食无症状的QT间期延长和蛋白尿。
9、埃克替尼
商品名:凯美纳
通用名:盐酸埃克替尼片
英文名:IcotinibHydrochlorideTablets;Conmana
适应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
作用机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为靶标的新一代靶向抗癌药,完全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和肿瘤临床专家自主原创。
规格:mg/片
用法用量:mg/次,3次/日。
不良反应:皮疹、腹泻、ALT和(或)AST升高、恶心。
1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商品名:恩度
通用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英文:ENDOSTAR
适应症:联合NP化疗方案用于治疗初治或复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来达到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
规格:15mg/3ml/支(2.4×U/支)
用法用量:本品为静脉给药,临用时将本品加入~ml生理盐水中,匀速静脉点滴,滴注时间3~4小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与NP化疗方案联合给药时,本品在治疗周期的第1~14日,每天给药一次,每次7.5mg/m2(1.2×U/m2),连续给药14天,休息一周,再继续下一周期治疗。通常可进行2~4个周期的治疗。
不良反应:本品常见不良反应(1%发生率10%)主要有心脏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窦性心动过速、轻度ST2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等,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患者。
11、贝伐单抗
商品名:阿瓦斯汀;安维汀
英文:Bevacizumab;Avastin
适应症: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肾细胞癌。年11月18日被FDA撤销其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许可。
作用机制:是一种重组的人类单克隆IgG1抗体,通过抑制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而起作用,是FDA批准的第一个临床用于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
规格:有4ml和16ml两种规格,为置于一次性玻璃瓶中的无菌溶液,每瓶分别含和mg的Bevacizumab。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5mg/kg,第14天给药1次,静脉输注,直到病情进展。
不良反应:与阿瓦斯汀有关的最严重的副作用有:胃肠穿孔/伤口开裂综合症、出血、高血压危象、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
12、曲妥珠单抗
商品名:赫赛汀
通用名: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英文:trastuzumab;Herceptin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类药物合用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
作用机制:特异性作用于HER2胞外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阻止HER2的二聚作用,抑制HER2胞外域的分裂,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诱导凋亡。
规格:本药每瓶含浓缩曲妥珠单抗粉末mg,为白色至淡黄色冻干粉剂,配制成溶液后可供静脉输注。溶解后曲妥珠单抗的浓度为21mg/mL。
用法用量:初次负荷剂量:建议初次负荷量为4mg/kg,90分钟内静脉输入。应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发热,寒战或其它输注相关症状。停止输注可控制这些症状,待症状消失后可继续输注。维持剂量:建议每周用量为2mg/kg。如初次负荷量可耐受,则此剂量可于30分钟内输完。
不良反应:腹痛,意外损伤,乏力,背痛,胸痛,寒战,发热,感冒样症状,头痛,感染,颈痛,疼痛。
13、西妥昔单抗
商品名:爱必妥
通用名: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英文:Cetuximab;Erbitux
适应症: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扩大适应症:鼻咽癌,肺癌。
作用机制:作用于EGFR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
规格:每50ml含有本品mg
用法用量:推荐起始剂量为mg/m2,滴注时间分钟,滴速应控制在5ml/min以内。维持剂量为一周mg/m2,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不良反应:本品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大多可耐受,最常见的是痤疮样皮疹、疲劳、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便秘等。
14、尼妥珠单抗
商品名:泰欣生
通用名: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英文:Nimotuzumablnjection;
适应症: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
作用机制: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能够竞争性抑制内源性配体与EGFR的结合,阻断由EGFR介导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放、化疗疗效。
规格:13.5毫升西林瓶装量10毫升(+0.5毫升),尼妥珠单抗浓度为5mg/mL,每支含50毫克。
用法用量:mg尼妥珠单抗稀释于ml生理盐水中,前臂静脉输液给药,进药过程在60分钟以上。第一次给药时间为放射治疗的第一天,于放疗前完成,以后每周一次,共8次。患者同时接受标准的鼻咽癌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压下降、恶心、头晕、皮疹。
15、帕尼单抗
商品名:Vectibix
通用名英文:panitumumab
适应症:帕尼单抗的适应证是EGFR表达阳性且在进行含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之后病情仍然进展的、转移的结直肠癌。
作用机制:是特异性作用于EGFR的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规格:帕尼单抗的单一包装是20g·L-1,有5,10和20mL3种包装
用法用量:6mg·kg-1静脉输注60min以上,每14d1次;剂量超过0mg时输注时间应超过90min
不良反应:最严重的负作用包括肺纤维化(肺脏的纤维组织之形成)、由感染所并发的严重皮肤疹、药物注射反应、腹痛、恶心、呕吐和便秘。
16、利妥昔单抗
商品名:美罗华
通用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英文:RituximabInjection;Mabthera
适应症:适用于复发或化疗抵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作用机制: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
规格:mg/50ml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mg,静脉给入,每周1次,共4次,并适合门诊用药。
不良反应:腹痛、背痛、胸痛、颈痛、不适、腹胀、输液部位疼痛。
17、Lapatinib(拉帕替尼)——乳腺癌
能有效抑制EGFR和HER2酪氨酸激酶活性,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内的EGFR和HER2的ATP位点,阻止肿瘤细胞磷酸化和激活;通过与EGFR和HER2的同质和异质二聚体结合来阻断下调信号。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在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20%~25%)中,Lapatinib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28%,而当其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治疗失败后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时,仍具有8%的有效率——相比以往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人们在乳腺癌治疗上的无能为力,这一治疗效果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一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Lapatinib和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中的疗效,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肿瘤再次生长的中位时间为8.5个月,而单药治疗组患者肿瘤再次生长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
此外,由于曲妥珠单抗的分子较大,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无法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灶,而小分子的Lapatinib则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一项II期临床研究中,Lapatinib显示出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乳腺癌脑转移灶。Lapatinib的其它优势还包括治疗耐受性良好,其副作用主要为皮疹和腹泻;无明显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轻微的心脏毒性;是口服片剂而非静脉药物,因此应用更方便。目前,Lapatinib作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18、阿法替尼--肺癌
第二代的EGFR-TKIs,特点是其与EGFR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其在临床前试验中表现出抗EGFRTM活性。阿法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可从肿瘤细胞内、外阻断EGFR信号的传导,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对EGFR-TKIs治疗的敏感性。对于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这项研究结果提示可能找到了应对第一代EGFR-TKIs治疗产生的获得性耐药的方法。
备注: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至朋友圈;浦美医学与您携手让生命更美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