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颈部的评估
一
头部的评估
1、头发与头皮
检查头发的重点是观察其颜色、疏密度,有无脱发及其特点。
→正常人头发的颜色、曲直和疏密度因种族遗传因素与年龄而异。
→儿童及老人头发较稀疏,岁年龄增长,至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
检查头皮是需拨开头发观察头皮颜色,有无头皮屑、头癣、疖、痈、外伤及瘢痕等。触诊有无缺损和肿块等。
2、头颅
头颅的大小以头围来衡量,测量时用软尺自眉间绕向颅后通过枕骨粗隆。
常见的头颅畸形有:小颅、巨颅、方颅。
小颅
尖颅
方颅
巨颅
长颅
变形颅
二
面部的评估
1、眼
1.眼眉
2.眼睑检查时注意有无水肿、闭合障碍及眼睑内翻等。
3.结膜正常结合膜为透明有光泽的薄膜,分睑结膜、穹窿部结膜与球结膜三部分。
4.眼球主要检查眼球的运动与外形。注意眼球的外形有无凹陷、突出、运动、震颤及眼压等。
5.眼压可通过触诊法或眼压计检查眼压。
6.角膜正常角膜为透明光亮、感觉十分灵敏,检查时看有无混浊、白斑、云翳及溃疡等。
7.巩膜正常为瓷白色或青白色、巩膜黄染可见于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胰头癌等。
8.瞳孔注意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等。正常瞳孔两侧等大等圆,一般室内光线下直径约3~4mm。生理情况下,婴儿、老年人及光亮处瞳孔较小。青少年、精神兴奋或在暗处瞳孔可见扩大。在没有用扩瞳剂及缩瞳剂的情况下,如发现瞳孔有扩大或缩小均属病理现象。
(1)瞳孔的形状与大小
(2)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的功能活动的测验。检查方法有直接及间接两种。
(3)集合反射
2、耳
评估时注意:
外耳道有无红肿、溢液、流脓及疼痛,
耳部有无小结及牵拉痛,
乳突有无压痛。
尚应注意听力有无障碍。
外耳道炎时局部有红肿疼痛,并有耳部牵拉痛。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外耳道常有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鼓膜穿孔,乳突炎时突部有压痛。
听力检查粗测方法为:
让病人闭目静坐,医生位于其后,一手握表或以手指互相磨擦。两手自远方移至病人耳部,令病人听到声音,立即举起同侧的手,以表示听到,在距离为1m处听到表声及捻指声,听力大致正常。精测方法(见耳鼻咽喉科学),更为准确。
3、鼻
注意外形、分泌物、通气与否、副鼻窦有无压痛及有无鼻翼扇动是呼吸困难的表现。鼻腔有无分泌物,是水样、粘液状还是脓性,是否伴有出血。
1.鼻外形与颜色
2.鼻翼煽动
3.鼻出血
4.鼻腔粘膜
5.鼻腔分泌物
6.鼻窦
4、口
口的检查包括口唇、口腔粘膜、牙齿与牙龈、舌、咽及扁桃体和腮腺等。
1.口唇注意颜色改变、有无干燥皲裂、疱疹、口角糜烂或口角歪斜。健康人口唇红润光泽。
2.口腔粘膜注意有无溃疡、出血、充血及黄染。
3.牙齿注意有无缺齿禹齿、残根及义齿,并记录其名称及部位。记录牙齿部位的方法。
4.牙龈检查是注意牙龈颜色,有无肿胀、溢脓、溃疡及出血。
5.舌检查时应注意舌的颜色,舌的位置与运动,舌苔厚薄及颜色等。
6.咽扁桃体检查
病人时让病人张口发阿音,以压舌板压舌的前2/3处,可见腭、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咽后壁的情况、视诊时应注意有无充血、溃疡、分泌物或伪膜。扁桃体按其大小可分为三度。
一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
二度扁桃体肿大超过咽腭弓;
三度扁桃体肿大超过咽后壁正中线。
7.腮腺
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正常腮腺体薄而软,不易触及。腮腺肿大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为冬春季流行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三
颈部的评估
1、颈部外形及分区
为准确说明病变部位,根据解剖结构,将两侧颈部各分为两个大三角区域即:颈前三角区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颈后三角区为胸锁乳突肌外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正常颈部,左右对称,活动自如。
2、颈部血管
1.颈静脉怒张及搏动
正常人在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著,平卧时可稍见充盈,但无搏动。
肝颈静脉回流征在右心衰竭病人,如按压腹部时,则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衰竭的重要征象之一,也可能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可出现颈静脉搏动。
2.颈动脉异常搏动
搏动正常人看不到颈动脉搏动,在心排血量增加及脉压差增大时可见到颈动脉搏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及严重贫血等。
3.颈部血管性杂音
多为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所致。
3、甲状腺
1.视诊
正常甲状腺多不易看到,女性青年发育期甲状腺可略增大。
2.触诊
当视诊不能明确甲状腺肿大时可进行触诊检查。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
一度不能看出肿大胆能触及。
二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三度超过胸锁乳突肌。
3.听诊
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如有甲状腺肿大,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应注意有无血管杂音,如扣到低调的连续性血管杂音,对诊断有帮助。
4、气管
正常气管居中,在胸骨上窝前正中线上。
1.检查方法
让病人头居中位、用右手中指沿胸骨切迹向后触摸气管,食指与无名指分别在左、右两侧胸锁关节处,看中指是否与其它两指等距离,或将中指触摸气管,观察中指与两侧胸乳突肌所构成间隙的大小,以判断气管是否移位。
2.移位的意义
气管移位对诊断胸部疾病有重要意义。当一侧胸腔积液、积气或有占位性新生物时,由于患侧胸内压力增高而将气管推向健侧;当一侧肺不张、胸膜增厚及粘连时,气管被牵拉向患侧。
此外,主动脉瘤是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此每随心脏搏动可以触到气管向下拽动。
欢迎收看《老徐课堂》,老铁们,咱们下次课见,拜拜ヾ(?ω?`)o???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