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体检中,很多人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等,立刻就慌了神,甚至怀疑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发展成癌症了。那么,结节距离癌症有多远?该如何预防呢?
有小部分结节是癌前病变或早癌
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马惠文说,结节是指可触及的局限性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实质性皮肤损害,不痛不痒,通常触摸即可判断。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检查设备更加精准,肺结节、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出现在了很多体检群体的报告中。
结节不可怕,关键看类别。无论是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以及乳腺结节,良性的可能性占据绝大多数,对人体无影响,不用处理,只需观察即可。不过,也有一些信号提示可能是癌前病变或者早癌。
肺结节:有点吓人但不等于肺癌
“虽然肺结节是所有结节里面最吓人的。但我们首先还是要明确,肺结节不等于肺癌。”马惠文说,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结节或钙化性结节,一类是性质不确定的结节。
一般而言,炎症、结核、肺脓肿等疾病也会表现为小结节。肺结节如果小于5毫米,且是孤立性微小结节,只需要每年复查低剂量CT即可。如果结节在5-10毫米,需3-6个月随访。结节大于10毫米,且结节边缘呈毛刺、分叶状,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匀表现,可通过PET-CT以及微创检查方法等明确诊断,再根据情况对应处理。
即便是高度怀疑结节为恶性,也不必过于恐慌,早期肺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成功率几乎可达到%,且预后很好。
甲状腺结节:不同的级数应对不同
马惠文说,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率升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甲状腺结节疾病是年龄相关性疾病;其次,现有人口调查表明大多数工业国家的人均寿命在增加。一般来说,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
通常发现甲状腺结节都是通过颈部彩超,彩超TI-RADS会显示甲状腺结节为多少级,以此判断是良性还是癌性。针对不同的级数也有各自的应对方式。
1-3类:正常的甲状腺、可确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为0。如果结节较大,建议半年随访。
4A类:有一定恶性可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在3%~30%之间,临床建议首选短期(3个月)间隔随访;次选细针穿刺活检;若活检结果为阴性,继续短期随访。
4B类:有相当恶性可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在31%~60%之间,临床建议首选细针穿刺活检;若活检结果为阴性,可短期间隔重复穿刺,或考虑手术治疗。
4C类:有极大恶性可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在61%~95%之间,临床建议首选外科手术治疗;次选细针穿刺活检后手术治疗。
5类:可确诊的恶性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94%,临床建议立即外科手术治疗。
6类: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
乳腺结节:类型不同疾病不同
马惠文说,乳腺结节包括增生性结节、肿瘤性结节、癌结节、炎性结节等等。具体而言,乳腺结节可以见于各种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约80%以良性疾病为主。
通过乳腺BI-RADS分级法,我们可以判断结节的性质。乳腺结节常进行0~6类的分类。
0类: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价。
1类:阴性征象,1年复查。
2类: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6-12月一次)。
3类: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4类:考虑恶性病变可能(2%-95%),需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
4a: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
4b: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
4c: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典型恶性特征。
5类: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95%),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6类: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可以说,0-3类可以判断为良性,4-6类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有了这个分级结论,体检者再结合自己病史、体征等情况,就可以进行身体管理。
更多推荐:
30岁妇女因患乳腺癌离世,得了乳腺癌怎么办?民间小验方来帮你
30岁姑娘体检发现乳腺结节,到美容院按摩想把结节按“散”,结果一年后脑转移
乳腺钼靶检查的危害乳腺钼靶检查的危害几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sbj/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