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采分点必背:
采分点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以突发高热、嗜睡、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为特征。
采分点2: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为痢疾杆菌,志贺茵属,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寒、耐湿,但不耐热和阳光,常用的各种消毒剂均可将其灭活。
采分点3:病人和带菌者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采分点4:中毒性痢疾肠道病变轻微,但全身病变重。病变在脑组织中最为显著,可发生脑水肿甚至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采分点5: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在肠道症状出现前即反复发生惊厥,短期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症状。
采分点6: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分为休克型、脑型、肺型、混合型4种类型。
采分点7: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后期伴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采分点8: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脑型主要以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为主。此型病死率高。
采分点9: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便常规可见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
采分点10:便培养中分离出痢疾杆菌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确诊的最直接的证据.
采分点11:便培养送检标本的提取方法:当患儿无腹泻时,可用冷盐水灌肠取便,必要时重复进行。
采分点12:治疗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通常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等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采分点1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护理时应维持正常体温,综合使用物理温、药物降温,必要时采用亚冬眠疗法,控制体温在37℃左右。
采分点14:为了预防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传播,肠道隔离应至临床症状消失1周或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为止。
历年考题
1.患者,男,28岁。在大排档聚餐后出现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该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B)
A.给予胃肠道隔离
B.给予高蛋白饮食
C.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D.记录排便的性状、次数
E.留取便标本送检
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遗传染病,对该类患者采取的护理措包括给予胃肠道隔离;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记录排便的性状、次数;留取便标本送检。
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
采分点必背:
采分点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采分点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淤点、淤斑,脑膜刺激征。
采分点3:病人和带菌者为流脑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有传染性。
采分点4:流脑的病原菌存在于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
采分点5:流脑的病原菌自呼吸道侵入,造成鼻咽部带菌状态或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少部分感染者病原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发生败血症,最终侵犯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采分点6:流脑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率最高。
采分点7:临床上根据病情可将流脑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性败血症型。其中,普通型最常见,占90%左右。
采分点8:普通型流脑分为呼吸道感染期(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3期。其中,呼吸道感染期(前驱期)传染性最强。
采分点9:皮肤黏膜淤点瘀淤是流脑败血症期的特征性表现。
采分点10:多数流脑败血症期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不退、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
采分点11:暴发型流脑临床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
采分点12:休克型暴发型流脑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以高热、呕吐、惊厥起病。
采分点13:循环衰竭为休克型暴发型流脑的突出特征,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皮肤发花,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采分点14:.脑膜炎型暴发型流脑多见于年长儿,以脑膜、脑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
采分点15:除高热、全身毒血症状、淤斑外,颅内高压为脑膜炎型暴发型流脑的突出症状。
分点16:流脑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多在20x/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采分点17:流脑应使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
采分点18:流脑的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采分点19:流脑应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二节结核病病人的护理
采分点必背:
采分点1: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采分点2: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最为常见。
采分点3: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是人型茵,其次是牛型菌。
采分点4:结核分枝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7小时或煮沸℃5分钟能被杀死,70%乙醇接触2分钟,也可杀菌。
采分点5: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食具感染。
采分点6:人体感染后是否引起结核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状态、变态反应和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
分点7:结核病起病缓慢,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缺乏、体重下降等。
采分点8:结核病的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多以干咳为主)、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
采分点9:胸痛为结核性胸膜炎的首发或主要症状。
采分点10:结核病病人可无任何阳性体征或仅在肩胛间区闻及湿啰音。
采分点11: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痰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具有传染性。
采分点12: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采分点13:结合菌素试验强阳性,常提示为活动性结核病
采分点14: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
采分点15:化疗的常用药物中,杀菌剂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抑菌剂有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氨硫脲、卡那簧盡等。
采分点16:高热或大量胸腔积液结核病病人,可在使用有效抗结核药物同寸,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减轻炎症和变态反应,促进渗出液吸收,减少纤维组织形成及胸膜粘连。
采分点17:结核病病人咯血的治疗原则为镇静、止血、患侧卧位,必要时用小量镇静、止咳剂。
采分点18:结核病病人咯血较多时应取患侧半卧位,轻轻将气管内积血咯出,并给予脑垂体后叶素5U加入5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采分点19: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需及时抽液以缓解症状,防止胸膜肥厚影响沛功能,一般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L。
采分点20:结核病胸腔穿刺抽液时如病人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脉细、四肢发凉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让病人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预防休克发生。
采分点21: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多见于3岁以內的婴幼儿。
采分点22: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入侵的结核杆菌易通过血行播散而引起结核性脑膜炎。
采分点23: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前驱期)1-2周。主要症状为性情改变,精神呆滞,易疲倦或易激惹,可有低热、盗汗、消瘦及不明原因的呕吐。
采分点24:脑膜刺激征即颈项强直、kernin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是结核性脑膜炎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
采分点25:糖和氯化物均降低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
采分点26: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为抗结核治疗、降低颅内高压。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
历年考题
1.最容易引起听神经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是(C)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对氨基水杨酸
E.乙胺丁醇
异烟肼能引起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利福平能引起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变态反应;链霉索引起耳聋和肾功能损害;对氨基水杨酸引起胃肠道刺激、变态反应;乙胺丁醇可出现球后视神经炎。
2.关于肺结核患者咯血时的护理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绝对卧床休息
B.消除紧张情绪
C.鼓励患者轻咳将血排出,不可屏气
D.协助患者健侧卧位,轻拍患者后背刺激咳嗽
E.发现窒息先兆时立即报告医生
肺结核患者咯血时应该采用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主的对症处理,包括绝对卧床休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协助患者患侧卧位、轻拍患者后背刺激咳嗽等措施,如果发现窒息先兆时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
3.肺结核的化疗原则不包括(D)
A.早期
B.规律
C.全程
D.足量
E.联合
肺结核病化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不包括足量。
4.肺结核患者在家休养治疗期间,最简便有效的处理痰液的方法是(C)
A,煮沸
B.深埋
C.焚烧
D.70%乙醇浸泡
E.5%苯酚消毒
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排痰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嘱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是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
今日荐读
点击下方图片,看趣文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zlff/1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