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在广西工作的时候,每年都意气风发地奔赴各单位做些诸如“如何开展医学研究”或“如何撰写SCI论文”等讲座。后来发现,干这种事无论是从本质还是从现象上说,都是十足十地充当猴子去给人耍。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人们需要我讲授的东西,他们只是想来吃一顿快餐,希望听完一次课回去就能马上磨刀搞出一篇论文,以求解决学位或职称大事。
以下是人们在“互动环节”向我提出的几个经典问题:“我是消化内科的医生,4天轮值一次夜班,忙得晕头转向。您能帮我提出一个具体的科研课题吗?回去就开始收集资料。”“我是内分泌科的博士生,打算做siRNA对糖尿病影响的课题。您能给些具体的建议吗?”“我是ICU的医生,本来打算写一篇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文章。借来病历一看才发现很多项目都不全,甚至连诊断都不一定是确切的。您说我该怎么办?”……还有条其他的奇葩,条条都约等于这么一条:“我是敬事科的李莲英医生,我想研究西地那非片的疗效。请问该纳入哪些观察指标更能说明问题?”我心中当然有唯一可行的通稿答案:“筹钱,从论文公司采购一两篇。”
严格也好,不严格也好,临床研究本来就只属于对科研具有炽热激情的那一部分医生,任何不愿意做研究迫于形势和米筒压力而做,形式上是开玩笑,本质上是对科学的亵渎。我国现行的垃圾分类有4大堆,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至于开玩笑开的科研成果,依照道理应该归属“有害垃圾”一类。
本篇文章的读者定位为对于科研有热情的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生,其他人民请就此打住。撰写本文的目的绝对不在于指导后生俊杰们如何做好科研选题,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也不在于帮助你们完善科研设计,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做些正经的研究,你们不需要任何人肤浅的指导,最重要的事是静下心来看书、思考和干活。当然,与导师或同行们的沟通也很重要,但再重要也只有在你们端正做学问的态度之后才有意义。
我年以前的研究方向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此后转向胸腔积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年回国上班之后开展的工作是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后来很自然就将整套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转移到到胸腔积液领域。这么做,对所有的人来说都不存在理论断档和技术障碍的问题。我们关于恶性胸腔积液(MPE)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年得以发表在BlueJournal(AmJRespirCritCareMed;:-),从研究思路的连贯性来说,一点也不奇怪。
发现MPE中的Treg数量显著增多并在局部发挥抑制活性之后,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Treg何以大量集聚在MPE?”早就知道,各种趋化因子对Th细胞具有趋化活性。这就有必要阐明哪些趋化因子募集外周血Treg浸润到胸膜腔,那是随后很好的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发现,MPE上清液中的CCL22浓度显著高于血清,其细胞来源是T细胞、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正是CCL22动员了外周血中的Treg向胸膜腔迁移,才导致MPE中的Treg显著增多。上述研究结果于年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ClinCancerRes;15:-),此时距离开始Treg研究已有6年之久。
既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人都会自发地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从内容角度来说,阅读需要涉猎的范围应该包括肿瘤尤其是肺癌及其继发的MPE、慢性胞内菌感染尤其是结核及其引发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淋巴细胞免疫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当阅读范围和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会想到作为一个T细胞亚群,Treg必然与其他亚群包括Th1和Th17细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照当初研究MPE中Treg功能和浸润的思路,我们年在《免疫学杂志》发表了关于Th1和Th17细胞的研究成果(JImmunol;:-)。然而,只要你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那就不可能是简单的套路重复,技术发展本身就会推动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JImmunol论文无论在技术细节还是在逻辑性渐进等方面,都远远超出了5年前BlueJournal论文的格局。
离体的临床标本研究揭示了Th1和Th17细胞之间的联系,但人体的研究注定不能更深入这些Th细胞亚群在体内的相互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动物实验来克服这个固有的矛盾。这方面的结果于年发表在BlueJounal(AmJRespirCritCareMed;:-)。这项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BlueJournal同期发表的述评指出,我们的系列成果为研究MPE的发生机制打开了新的窗口。
沿着固定的研究方向干下来,研究思路不需要出现太大的变化,有变化的是拓展更宽阔的视野、挖掘更深入的研究节点、引入更新进的技术平台,从而拿出更有创新意义的结果。在研究Treg、Th1和Th17细胞的同时,不同时段探讨其他Th细胞如Th9(AmJRespirCritCareMed;:-)、Th22(CancerLett;:23-32)、产IL-17A的γδT细胞(AmJRespirCellMolBiol;61:-)等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系列的研究思路不需要苦思冥想才能确立,思路总在你的勤奋中自发确立。
得知Treg、Th1和Th17细胞在MPE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肿瘤发生和转移的诸多因素通过干预Th亚群进而影响MPE的转归,又成为新的研究点。近期的工作AmJPhysiolLungCellMolPhysiol;:L-L、EurJImmunol;49:-、EurJImmunol;50:-、以及JImmunol;:-等都是主体研究思路的体现。
研究思路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绝对不能依靠别人来告诉你某一种具体的思路。除非新兵入门的研究生,经过博士阶段训练之后的所有医生都应该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在毕业之前实际上已经确立。如果尚未确立,真不需要为难自己,你显然不适合做研究。建议你专心做好诊疗工作,看好病从来十分了不起。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超过90%的医生终生不做任何研究,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国际医学科学的进步。
年12月28日
shihuanzho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zlff/1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