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圈最火的医疗APP, 1.从器械台上拿取折叠好的无菌手术衣,选择较宽敞处站立,手提衣顿,抖开。
2.两手提住衣领两角,衣袖向前,将衣展开,内侧面面对自己。
3.将衣向上轻轻抛起,双手顺势插入袖中,两臂前伸,不可高举过肩,也不可向左右伸开,以免污染。
4.巡回护士在穿衣者背后协助提拉衣内侧,并系住衣领后带和腰带。
中西医结合新增的西医操作-----导尿术的操作方法:
1.女性导尿法女性尿道短,约3-5cm长,富于扩张性,尿道口在阴蒂下方,呈矢状裂。老年妇女由于会阴肌肉松弛,尿道口回缩,插导尿管时应正确辨认。
(1)备好用物进病房,向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遮挡病人。
(2)能自理者,嘱其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协助其清洗外阴。病人取仰卧位,护士立于病人右侧,将盖被扇形折叠盖于病人胸腹部。脱近侧裤腿,盖于对侧腿上,近侧下肢用大毛巾遮盖,嘱病人两腿屈膝自然分开,暴露外阴。
(3)将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放于床尾。开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无菌手套,将已备好的清洗消毒用物置于病人两腿之间,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洁尔灭棉球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外阜1个,大腿内侧各1个)。清洗完毕,另换止血钳,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以尿道口为中心,顺序是: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清洗各一棉球,最后一棉球消毒尿道口至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只用一次,污棉球及用过的钳子置于床尾弯盘内。
(4)打开导尿包,备0.1%新洁尔灭溶液、无菌石蜡油。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润滑导尿管前端,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右手持止血钳夹消毒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
(5)另换一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入1-2cm图。
(6)如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或试管接取,盖好瓶盖,置合适处。
(7)治疗碗内尿液盛满后,用止血钳平导尿管末端,交于左手中指间,将尿液倒入便盆内。
(8)导尿毕,用纱布包裹导尿管,拔出,放入治疗碗内。擦净外阴,脱去手套,撤去洞巾,清理用物,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测量尿量并记录,标本送验。
2.男性导尿术成人男性尿道全长约17-20cm,有两个弯曲即活动的耻骨前弯和固定的耻骨下弯;三个狭窄部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导尿时,须掌握这些解剖特点,以便导尿管顺利插入。
(1)备好用物进病房,向病人说明其目的,取得合作,遮挡病人。
(2)同女性导尿术
(3)铺治疗巾于病人臀下,开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手套,用消毒液棉球清洗阴茎两次。左手持无菌纱布包住阴茎,后推包皮,充分暴露尿道口及冠状沟,严格消毒尿道口、龟头,螺旋形向上至冠状沟,共3次,最后消毒阴茎背侧及阴囊5次,每个棉球限用一次。在阴茎及阴囊之间垫无菌纱布1块。
(4)打开导尿包,备0.1%新洁尔灭溶液,无菌石蜡油。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滑润导尿管18-20cm.暴露尿道口,再次消毒,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60度角。
(5)另换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18-20cm左右,见尿后再插入1-2cm.
(6)若插导尿管时,遇有阻力,可稍待片刻,嘱病人张口作深呼吸,再徐徐插入。切忌暴力。
(7)根据需要留取尿培养标本,拔管同女性导尿术。
(8)导尿完毕,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中西医结合新增的西医操作-----胃管置入术的操作方法
1.操作者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戴口罩,戴手套。
2.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铺治疗巾,置弯盘于口角,检查病人鼻腔,清洁鼻孔。取出胃管,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成人插入长度为55~60cm,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由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
3.用石蜡油棉球滑润胃管前端。沿选定的鼻孔插入胃管,先稍向上而后平行再向后下缓慢轻轻地插入,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初步固定胃管,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中。
4.确定胃管位置,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抽取胃液法,这是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二是听气过水声法,即将听诊器置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l0ml的空气,听到气过水声l三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纱布拭去口角分泌物,撤弯盘,摘手套,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面颊部。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撤治疗巾,用别针固定于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5.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询问病人感受。整理病人及用物。
中西医结合新增的西医操作-----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消毒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穿刺针可应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入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中西医结合增加的中医操作--落枕的针灸治疗:
主症:颈项强痛,活动受限,头向患侧倾斜,项背牵拉痛,甚则向同侧肩部和上臀放射,颈项部压痛明显。本病属手三阳和足少阳经筋证;兼见恶风畏寒者,为风寒袭络;颈部扭伤者,为气血瘀滞。
1、基本治疗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髎、外关;背痛者,加天宗。操作:毫针泻法。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方义: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2.其他治疗(1)拔罐法在患侧项背部行闪罐法,应顺着肌肉走行进行拔罐。(2)耳针法选颈、颈椎、神门。毫针中等刺激,持续运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部。
中西医结合增加的中医操作--哮喘的针灸疗法:
1.实证
风寒外袭,证见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因痰热者多见咯痰粘腻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骨数、苔黄腻。
治法:取手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风寒可酌用灸法;痰热可兼取足阳明经穴,不宜灸。
处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泽。
风寒加风门;痰热加丰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2.虚证
主证:病久肺气不足,证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无力。如喘促日久,以致肾虚不能纳气,则神疲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汗出、肢冷、脉象沉细。
治法:调补肺肾之气为主。毫针用补法,可酌情用灸。
处方:肺俞、膏肓俞、气俞、足三里、太渊、太溪。
附注:(1)哮喘伴有支气管炎者,应在哮喘发作缓解后,积极治疗支气管炎。(2)发作发严重或持续不解者,应配合药物治疗。(3)须注意预防。气候转冷及时添衣;过敏体质应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和过敏食物。
中西医结合增加的中医操作--泄泻的针灸疗法:
1.急性泄泻
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配穴:寒湿者,加神阙,可配用灸法;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
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2.慢性泄泻
治法:健脾温肾,固本止泻。取任脉、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操作: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能健脾益胃。
↓↓↓全国咨询报名电话↓↓↓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zlff/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