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中量多量胸腔游离积液是如何划分的

来源:熊猫放射

作者:田军;整理:花人青

少量、中量、多量胸腔游离积液是如何划分的?

液面尚未遮盖整个膈面时称为少量积液;

液面遮盖整个膈面以上且内上缘未超过肺门角水平时称为中量积液;

液面内上缘超过肺门角水平称为大量积液。

(1)少量积液:

液量在~ml以下时不能显示。液体应首先填塞后肋膈角,形成凹面向上的弧形阴影,并随膈肌上下移动。

在实际工作中,于透视下最易看到液体的部位是外后肋膈角,使胸部向病侧倾斜达60°时更能显示,比完全侧位观察后肋膈角更有实际意义。

(2)中量积液:

①正位呈外高内低的渗液曲线。

②侧位呈横贯前后胸腔的弧形渗液曲线,最后方最高,中间下凹。

③平卧位时,液体居于背侧,显示病侧胸腔密度普遍增高;液量较多时可同时积聚于胸腔外侧部。除表现病侧胸腔密度增高外,在胸壁内缘和肺外缘之间出现一层长带状均匀致密影。其宽度与积液量多少有关。

(3)大量积液:

积液量多时,可出现一侧胸腔不透亮。液体除压迫肺组织外,还压迫推移横膈、纵隔和胸壁。有时可造成膈肌拱形圆顶逆转向下。在左侧,当吸气时,随着横膈的收缩,逆转的膈顶向上移动变平,形成膈肌矛盾运动。膈肌位置低于正常可与膈麻痹高于正常所形成的矛盾运动鉴别。

A、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表现为肋膈角变钝,形成凹面向上的弧形阴影;

B、左侧胸腔积液(中等量):表现为胸腔中下部外高内低的弧形阴影;

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表现为胸腔透亮度减低,肺组织受压,上肺部分可见;纵隔向对侧移位;左侧横隔下移。

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侧胸腔广泛密度增高,纵隔明显向对侧移位;CT表现为左侧胸腔见大量液性密度影,左肺受压缩小、密实,纵隔移位。

以上内容选自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田军主任的著作《放射诊断要点与难点解析》一书。今后会逐步将该书里面的知识点结合我搜集的影像资料推送给大家。

赞赏

长按







































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倍他米松磷酸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zlff/67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