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内容》》》一网打尽丨胸部CT基本征象
碎石路征(Crazypavingpattern)
碎石路征是由分散的或弥漫性的磨玻璃样密度影,伴重叠的增厚小叶间隔和小叶内线(图19)。最早用于描述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积症中,磨玻璃样密度反映低密度的肺泡内物质(糖蛋白),而重叠的网状密度是由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形成的。此征象可见于肺孢子虫病、粘液性支气管肺泡癌、肺泡蛋白沉着症、外源性类脂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出血综合征。
图19.a,b.碎石路征。a.内脏转位和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双肺可见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伴重叠的小叶间隔增厚及和小叶内线。此患者弥漫性器质性疾病的原因是肺泡蛋白沉着症。b.碎石路。
树芽征(Tree-in-budsign)
树芽征的特点是小叶中央型结节影与之相连的发自一个主干的数条小分支结构(图20)。此征象见于小气道疾病。此征象最早用于描述沿支气管播散的结核。随后报道见于多种疾病。这些病变包括周围气道疾病,如感染(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虫性)、先天性疾病、特发性疾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异物吸入、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血管性疾病(尤其是肿瘤性微小栓塞)。
图20.a,b.树芽征。a.结核患者:可见小叶中央型结节与之相连的数条线形小分支结构。b.树芽。
滋养血管征(Feedingvesselsign)
滋养血管征是指由直接指向结节或肿块内的一支血管构成(图21)。此征象被视为是脓毒性栓塞的高度可以性征象,还见于肺转移瘤和动静脉瘘。肺癌和肉芽肿疾病中罕见。
图21.滋养血管征。支气管肺癌患者。可见直接指向肿块内的肺动脉。
胸膜分裂征(Splitpleurasign)
特征性的表现为增厚的胸膜被液体分开(图22)。此征象最早见于脓胸,有助于与脓肿鉴别。也常见于血性胸腔积液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后。
图22.胸膜分裂征。脓胸的患者。脏层和壁层胸膜增厚且被液体分开。
反晕征(Reversedhalosign)
反晕征(环礁)是指局灶性磨玻璃样密度的圆形区域及周围新月形或环形的气腔实变。Kim等首次将这种特异性的CT表现称为反晕征。定义为新月形(>3/4环)或至少2mm厚的环形(整环)高密度环绕中心磨玻璃样密度(图23)。
CT反晕征对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据报道,反晕征还可见于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结节病、肺副球孢子菌病及其他肺曲霉病。Voloudaki等认为,组织学上中心磨玻璃样密度与肺泡间隔的炎症(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浆细胞及某些巨细胞对肺泡间隔的炎性浸润)和细胞残骸的范围一致,环形或新月形周围的气腔实变与肺泡管内机化性肺炎的范围一致。
图23.a-c.反晕征。a.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的CT肺窗:高分辨率CT现实反晕征。反晕征的一些异常表现(如中心磨玻璃样密度和周围新月形及环形的气腔实变)。b.同一层面的纵隔窗。C.反晕状的出具。
参考文献》》》Signsinchestimaging
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期待您的来稿!医脉通小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zlff/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