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再生医学革命
谱写健康幸福人生
撰文
橙子??
美编
小鱼
责编
西林
森
林脑炎(forestencephalitis)是由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Encephalitisvirus,TBEV)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为森林地区特有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TBEV为小型嗜神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蜱传脑炎复合群。森林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病毒血症,并达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干和脊髓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全沟硬蜱作为森林脑炎病毒主要传播媒介,蜱虫叮咬一次或多次发病,蜱虫叮咬局部多无症状。
硬蜱传播脑炎病毒
01
森脑的致残率约为10%~15%,死亡率约为20-30%。本病主要流行在中欧、北欧、东欧、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中国等。中国也已报道大兴安岭、云南边境、四川、西藏、河北、福建及新疆等地均存在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我国安徽、湖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海南、江苏等省份也有蜱虫咬伤病例的报道。
本病的发生具有严格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每年5~7月份发病高峰期,另外在9月还会出现一个发病小高峰,这主要是由幼蜱或稚虫出现和侵袭所致。
该病起病急,症状重,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治疗上以抗病毒、退热等支持,对症治疗为主。随着专科专治工作的开展,此类患者发病后多集中治疗,大大提高急性期的抢救成功率,但会遗留昏迷、肢体活动障碍、呼吸功能衰竭等症状,而呼吸功能衰竭往往是森林脑炎后遗症期主要死亡原因。
02
森林脑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在脑、脊髓处浓度最高,主要在脊髓前角、锥体细胞和海马角细胞中进行繁殖,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病,进而导致其死亡。
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侵入人体的病毒数量。如果侵入的病毒量少且人体免疫状态好,则损害程度轻微,仅形成隐性感染或临床表现轻微的不典型病程;若侵入的病毒数量多且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则损害程度严重,可引起中枢系统广泛性病变,一旦病毒侵犯延髓,造成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下图可能引起不适,谨慎!
03
蜱虫叮咬后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最短2天,长者可达35天。临床常根据病情分为轻型、普通型及重型。发作时临床除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抽搐、特征性的头部低垂、癫痫等表现外,病人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同时存在,但又以周围性呼吸衰竭最为重要,也是森林脑炎主要死亡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很多,参与呼吸运动的任一环节,包括中枢、运动神经、肌肉、胸廓、气道和肺的病变都会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中枢受累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从森林脑炎的病理可以看出,炎症可波及大脑、中脑、桥脑、及脊髓,脊髓以颈上段明显,严重者波及延髓,延髓的呼吸中枢受累,导致呼吸节律失常和呼吸中枢敏感性下降,发生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其次,大脑半球的广泛炎症导致脑组织充血肿胀、渗出,颅内压增高,严重可诱发脑疝,间接的影响到延髓的呼吸中枢,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
由于脑干受累,不仅出现呼吸衰竭,还可引起血压、心率、体温等多种基础生命体征的衰竭,并出现肢体瘫痪和呼吸机瘫痪。
呼吸肌麻痹无力和肺部感染导致的周围性呼吸衰竭。呼吸器官及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呼吸衰竭称为周围性呼吸衰竭,森脑患者出现周围性呼吸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颈髓和胸髓前角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支配的肋间肌和膈肌麻痹,引起的呼吸泵衰竭,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动力下降引起通气不足。前角神经元瘫痪不仅会出现呼吸肌麻痹,还会导致颈部和上肢近端肌肉瘫痪。
2、各种原因导致的肺组织及或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衰竭,如肺部感染、气道阻塞、肺不张、痰栓的形成等也是导致周围性呼吸衰竭的原因之一。
3、免疫因素:此类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体质弱,易患各类感染,尤以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压疮为主,各种感染消耗体力,加重周围性呼吸功能衰竭。
我们如此强调呼吸功能衰竭,是因为呼吸功能衰竭是森林脑炎患者主要致残和致死的原因。临床上也是针对呼吸功能衰竭,给予足够的重视,森林脑炎的治疗也多是以恢复患者自主呼吸、以利排痰、防止肺炎为主。森林脑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出现的呼吸功能衰竭,是中枢和周围性呼吸功能衰竭并存,两者是相互促进,不能单纯仅仅针对中枢和周围呼吸功能衰竭一方面开展治疗,治疗必须要有整体观念。
04
我们实验性治疗过一例森林脑炎恢复期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细胞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衰竭情况得到良好控制,自主呼吸恢复,肢体活动也进一步增加。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患者情况:
患者女性,五十一岁,哈尔滨籍,蜱叮咬半月后发病,首发症状高热和癫痫持续状态,随后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肌瘫痪,自主呼吸消失。就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入院后检查提示,森脑血清抗体1:80,斑点热血清抗体阳性。给予机械通气、抗病毒、抗炎、降低颅内压、脑细胞保护、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冲击治疗、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经治疗后28天清醒35天脱离呼吸机,出院时意识清,对问话理解可完成指令性动作,完全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四肢远端肌力可达2级,近端1级,颈肩、胸锁乳突肌肌力1级。可经口少量流食。患者急性期治疗是满意的。发病60天病人转入哈尔滨医院康复科康复治疗,63天病人突然血氧下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7天,诊断:呼吸功能衰竭、重症肺炎、肺不张。
生物治疗前的肺部CT:
红色箭头所指为肺部大片炎性阴影,并且还有胸腔积液
在患者森林脑炎发作70天后,我们开始细胞生物治疗。细胞生物治疗前患者深昏迷,四肢瘫软,明显消瘦,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呛咳反射,痰多粘稠,无自主排痰,不能经口进食,留置胃管,反复出现低钾、低氯、低蛋白。复查肺部CT双下肺炎性病变少量胸腔积液。
细胞生物治疗后的肺部CT:
红色箭头所指积液消失,炎症大幅减轻
我们对患者采用间充质细胞和免疫细胞作为工具细胞,通过静脉、腰穿、局部注射、气管灌注等方式对患者开展治疗。
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已经由重症监护病房转至普通病房治疗;人已经完全清醒,因为还有气管切开,所以可以通过眼神、口型、简单发音与人交流;有主动排痰意识,呛咳反射正在恢复,痰液稀薄;经口进食流质;低蛋白情况得到纠正;左侧肢体肌力四级,右侧肢体肌力二级,可以按指令完成部分动作。复查肺部CT炎症消退,胸腔积液消失。患者还在进一步恢复中。
通过治疗这例患者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1、森林脑炎的细胞治疗,要制定一个整体的方案,要兼顾脑炎和呼吸功能衰竭;
2、选用针对性工具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免疫细胞合理搭配,调节免疫力,增加神经细胞活力,挽救肺功能;
3、合理调动各种细胞植入途径,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导入细胞,发挥细胞最大功效;
4、森林脑炎患者的生物治疗应该及早进行。
目前针对森林脑炎的细胞生物治疗研究较少,无论是适应症的选择、工具细胞选择、移植方式筛选、后期康复指导等等,均未有详尽的报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患者进步探索森林脑炎这类罕少见疾病的细胞治疗。结合传统治疗手段,合理搭配细胞生物治疗,找到1+12的崭新治疗途径。
往期回顾
眼前一亮?你的光明干细胞来守护
干细胞移植能否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干细胞遇到驻颜术,脂肪干细胞成明星
看这里!干细胞治疗骨科疾病的新进展
干细胞治疗脑出血的最新进展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