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肺炎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这3个概念真的很容易被新手爸妈们混淆,今天我们就着孔令凯老师一起了解一下孩子感冒发烧那些事儿吧。
孔令凯
儿科学硕士,医院、医院儿科工作多年。具有美国儿科学会及心脏病学会认证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证书及新生儿级生命支持(NALS)证书,是基础生命支持(BLS)导师。
01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
有的孩子被医生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家长一听到“肺炎”二字就很紧张,以为自己的孩子得了肺炎。当然,肺炎支原体感染确实会导致肺炎,但更多时候是导致其他呼吸道问题,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咽炎、扁桃体炎),也会有下呼吸道感染,如气管炎、支气管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的发生率是肺炎的20倍)。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既然感染后更多的时候是导致其它呼吸道问题,为什么叫肺炎支原体,而不是叫呼吸道支原体呢?”
这很好解释,因为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感冒之类的问题很快就自愈了,自然不会去检查病原,但是发展到肺炎的程度基本上很难自愈,这时才去检查病原,发现是支原体感染,于是称为肺炎支原体。
02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多久能好呢
肺炎支原体被吸入后,首先进入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黏附于其上皮细胞表面,能抵抗黏膜纤毛的清除,通过直接毒性作用和免疫损害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咽部发红疼痛和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病原不向下呼吸道侵袭,1~2周后就能自行恢复了。
如果感染加重,就会沿着呼吸道继续向下发展,导致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问题。这时孩子发热、咳嗽更加严重,咳嗽是阵发性的。随着病程进展,咳嗽可能在夜间更严重,影响睡眠(总是咳醒),也可能会影响白天的进食(一吃东西就咳吐)。
如果不治疗,大部分孩子发热可能会持续7~10天,咳嗽可能会持续2~4周,之后症状逐渐减轻,不治疗也能自己痊愈。
但是,家长一般接受不了孩子生病持续这么长时间,会带孩子看医生。医生一般会对孩子进行治疗,用药后基本3~5天发热就减轻了,咳嗽也会减轻,但是还会持续1~2周。
如果规律用药7天后,发热仍然没有好转,那就是难治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了,目前这种肺炎也不少见,但是难治不代表重症。如果孩子肺炎症状特别重,例如无法正常呼吸,需要呼吸机等治疗,那是重症的;而难治性的只是治疗的效果不佳,病情没有重症那么重。
03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感染表现
从一般意义上讲,孩子年龄越大,之前越健康,免疫系统发育越成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越明显。因为肺炎支原体进入呼吸系统后,不仅直接攻击上皮细胞(细胞毒效应)造成直接损伤,还通过免疫机制引起损伤。
年龄大的孩子免疫能力强,身体对抗肺炎支原体就比较激烈,症状就明显;而年龄小的孩子,免疫能力较弱,肺炎支原体进入身体后,对抗没这么激烈,一般情况下,发热、咳嗽等症状反而不那么严重。反应小,恢复得也快。
有人可能会说:“我要是没有免疫力,不发热也不咳嗽,那多好啊!”哈哈,这当然是不行的,如果人没有免疫力,不能清除这种病原,就会危及生命。总之,没有不行,过犹不及。
有些婴幼儿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症状比大孩子严重得多,很快就发展为肺炎,并且出现肺不张、呼吸衰竭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这也是免疫力弱导致的,身体无法很好地抵抗肺炎支原体,导致其在呼吸道肆虐,等身体开始发热、通过免疫系统杀灭肺炎支原体时,整个肺部已经感染、损伤得非常严重了。
另外,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在这时可能会出现紊乱表现,不该发生反应的时候出现强烈的反应,导致呼吸道、肺黏膜的炎症损伤更重,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就更重。
所以,不要以为婴幼儿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就可以大意,也得小心对待。
PS:夏日蚊虫众多,尤其喜欢盯着孩子叮咬,被咬的孩子皮肤轻则红肿,重则还会起水泡,甚至感染发炎,降低孩子的免疫能力,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好防蚊措施,为孩子多增添一层保护罩↓↓↓
04
如何判断孩子是感冒还是肺炎
如果孩子在该病高发季节(北方秋冬季节多见,南方夏秋季节多见)出现明显的干嗽、发热症状,其他如流涕、咳痰症状不典型,同时孩子在平静时呼吸频率增快,就要考虑可能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如果孩子同时有呼吸时费力,如出现三凹征、喘息等症状,提示肺炎很严重。
什么是呼吸频率增快呢?如果孩子在平静的时候有以下表现就是呼吸频率增快。
●2月龄以内的孩子,呼吸次数≥60次/分。
●2月龄~1岁的孩子,呼吸次数≥50次/分。
●1~5岁的孩子,呼吸次数≥40次/分。
●5岁以上的孩子,呼吸次数≥30次/分。
如何数呼吸次数呢?细心的家长一定会发现,婴幼儿呼吸时腹部起伏比胸部明显,所以我们只要看孩子腹部的起伏就可以了。腹部一上一下就是一次呼吸,数1分钟,看孩子腹部有多少次上下起伏就是有多少次呼吸。
三凹征就是孩子在吸气时能看到其胸骨上窝、胸骨下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有凹陷。其中肋间隙、胸骨下的凹陷更有意义,因为胸骨上的吸气凹陷可能和孩子用力吸气、哭吵有关。
这是严重肺炎的表现,因为进入肺的气体少,为了吸入更多的气体,膈肌拼命向下收缩,这样胸腔的空间就增大,导致胸腔内负压增加,把骨骼之间的皮肤拉向内侧(骨骼拉不动),形成吸气性凹陷。
04
肺炎支原体感染用不用抗生素
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用不用抗生素,医学界目前也是争论不休。目前推荐的是,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如果是下呼吸道感染,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之所以这么推荐,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损伤少;而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会严重一些,而且肺炎支原体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和免疫炎性作用会导致坏死性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这时使用抗生素可以限制支原体的增殖,虽然能限制多少还不确定,但是有一点儿效果就比没有好,就能帮助身体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要使用。
目前在临床上,基本上明确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医生就会给予抗生素,因为不太好确定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使用3天后会让孩子复查,再确定后续的治疗。
05
为什么用阿奇霉素
肺炎支原体最外层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所以对于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是耐药的。大家熟悉的“高级药物”,如头孢克洛、头孢克肟,都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肺炎支原体没有作用。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能抑制肺炎支原体内部核酸的转录和复制,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是可以使用的。
虽然目前阿奇霉素的耐药性非常强,尤其是在中国(有些地区达到%耐药)、日本等国家,但有临床报道认为,即使耐药,阿奇霉素还是能治愈肺炎支原体肺炎,只是孩子退热的时间可能会延长,这可能和免疫反应有关,和病原未清除干净无关。还有一个考虑可能是如果现在换药,换了的那个药物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耐药,那就没什么药物可以用了。
同时,阿奇霉素每天只吃1次,相比于其他药物,副作用又比较小,所以成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首选用药。
另外,能作用于细胞膜的药物如多黏菌素;能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四环素类药,包括多西环素(成人首选药物)和米诺环素等;氟喹诺酮类药如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都是有效的,但是因为副作用大,很少用于儿童。
06
阿奇霉素该怎么用
使用阿奇霉素时,有的医生说3天是一个疗程,有的医生说5天是一个疗程,有的医生说用完这次就不用了,有的医生还会说停4天后再用一个疗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建议呢?
其实,这都是根据孩子的病情决定的。按照我国的规定,治疗轻症肺炎,可以将3天定为一个疗程;治疗重症肺炎,5天定为一个疗程。
如何判断病情轻重呢?如果孩子有呼吸急促、吸气凹陷、鼻翼扇动、血氧饱和度下降(小于90%),那就是重症肺炎了;如果没有,就是轻症肺炎。
用几个疗程呢?国外两项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阿奇霉素5天,所有病人的肺炎支原体都被清除干净了,所以,美国对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要求用满5天(一个疗程)就可以了。第一天按照10mg/kg使用,每日一次,之后4天按照每天5mg/kg使用(一次不要超过mg),也是每日一次。
但是,中美两国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不同,使用的药物也不同,所以国内基本上认为,如果明确是肺炎,建议用两个疗程。每日一次,每次10mg/kg(每次不要超过mg),使用3~5天为一个疗程,之后间隔4天,再用一个疗程。
之所以间隔4天用第二个疗程,是因为使用阿奇霉素3~5天后,其在肺部的浓度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在之后的4天内,仍能维持在有效的抑制肺炎支原体的浓度,所以就可以停4天再用下一个疗程。
07
对阿奇霉素过敏怎么办
如果孩子明确不能使用阿奇霉素,可以使用克拉霉素,每天15mg/kg,分两次给药,一个疗程10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需要分两次使用,所以没有被当作首选药物。
如果孩子对克拉霉素也过敏,可以使用红霉素,每次10mg/kg,每日4次口服(国内指南推荐每日两次)。
红霉素使用起来更加麻烦,胃肠道副作用也比阿奇霉素大。但有一个好处,红霉素进入血液中的浓度高,所以,在重症支原体感染住院治疗时,有些地方开始会使用静脉输注红霉素,降低肺炎支原体在血液中的浓度,待病情稳定后改用阿奇霉素,临床效果也不错。
上文部分摘选自孔令凯的新书《孔令凯细说宝宝感冒发热咳嗽》(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已获作者和出版社授权,父母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