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在县”基层慢性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项目北中国专场于年10月22日圆满落幕。本次北中国专场邀请到医院王沛教授医院李建刚教授作为主席,医院梁献慧教授、医院俞绍辉教授、医院宋丹教授、医院邓评教授带来精彩演讲,医院王良江教授、医院冯伟勋教授、医院侯国华教授、医院刘彦玲教授参与点评讨论,共同分享和传播CKD合并心衰患者优化管理的前沿进展。
1“心肾共病”患者需要“心肾获益”方案!梁献慧教授介绍,我国慢性肾病(CKD)患者合并心衰的比例高达27.7%,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氧化应激、炎症和交感神经系统活化等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导致疾病恶化。考虑传统治疗方案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显,我们需从机制出发,重新探索治疗策略。梁献慧教授分析,透析前,肾衰竭会促进心衰发生,而透析后,在多因素影响下心衰风险将进一步加重(近一半血透患者存在体液容量超负荷或不足,波动性容量过负荷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鉴于利钠肽(NP)系统对肾脏的三大作用——促进排钠、改善肾内压、减少醛固酮,其可作为治疗肾脏疾病的“潜在”靶点。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能够在抑制脑啡肽酶、增强NP系统的同时抑制RAAS,是CKD合并心衰患者的新希望:其对肾小球的作用机制与利尿剂及RAAS抑制剂不同,不会引起肾功能恶化;
经双通道排泄,较少经过CYP酶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有研究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延缓CKD合并心衰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率、心肾事件发生率、死亡风险及血尿酸浓度;
中国发布的Meta分析显示,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显著降低肾功能恶化风险;
梁献慧教授指出,沙库巴曲缬沙坦已被KDIGO会议共识推荐为治疗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合并CKD的基石药物(图1),其临床应用前景无疑是广阔的。图1: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KD合并HFrEF的基石药物2从RCT到RWS,丰富证据支撑ARNI优选地位俞绍辉教授同样认可了梁献慧教授的分析并提出,CKD患者应合理管理心血管疾病以延缓CKD进展。ARNI类药物是可使心肾双重获益的优选药物(图2):
1、 HFrEF患者人群证据:
PARADIGM-HF研究: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降低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心衰住院风险、全因死亡风险以及心脏猝死风险,安全性良好;
PARADIGM-HF研究CKD亚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的风险,较依那普利治疗,能使得eGFR下降更少;
中国台湾真实世界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风险降低34%,并降低主要终点风险;
意大利真实世界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改善患者eGFR(其中,CKD患者受益更明显),同时可显著改善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降低血压;
2、HFpEF患者人群证据:
PARAMOUNT研究的事后分析:治疗36周后,与缬沙坦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显著改善患者eGFR和血清肌酐水平,且总体安全性良好;
PARAGON-HF研究:与缬沙坦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使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事件风险降低了13%,且肾脏事件更少,延缓了eGFR下降速度。无论基线eGFR如何,沙库巴曲缬沙坦均显示出肾脏获益(基线eGFR较低患者的心血管获益似乎更明显);
3、CKD患者人群证据:
UKHARP-III研究:经过12个月治疗,虽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肾功能和白蛋白尿的作用与厄贝沙坦相似,但其可进一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风险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I和NT-proBNP)水平;
日本CKD合并高血压病(HTN)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周即可降低血压,且效果持续,治疗第8周时降幅更显著。治疗前后患者血钾水平无明显变化;
图2:多项研究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心肾双重获益
3病例分享宋丹教授分享了一则心肾综合征心衰病例。基本信息:患者男,77岁。
主诉:间歇胸闷、气短6年余,再发加重20天。
现病史:患者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病史多年,肾病综合征病史2年,间断出现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等症状。20天前,患者无明显原因下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平卧呼吸困难,鸟哨,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后轻微好转,步行50米明显气短。
辅助检查:血压/90mmHg,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96.00g/L(L),尿常规:尿微量蛋白.6mg/L(H),蛋白质(++),肝肾功能电解质:白蛋白30.0g/L(L),胆固醇6.8mmol/L(H),甘油三酯3.51mmol/L(H),肌酐.0mmol/L(H),NT-ProBNP:pg/ml(H)。心超显示左心大、左室壁节段性搏动异常、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并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轻度关闭不全、二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房颤心率,EF41%。
诊断结果:
1、冠心病
2、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
3、高血压病(高血压2级,很高危)
4、心房纤颤
5、陈旧性脑梗塞
6、肾病综合征
7、胸腔积液
8、肺部感染
治疗方案:华法林2.4mg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bid,美托洛尔47.5mgqd(水肿小时候开始半片服用,后加到1片),瑞舒伐他汀10mgqn,沙库巴曲缬沙坦50mgbid,呋塞米20mgqd,螺内酯20mgqd,中药饮片。
宋丹教授介绍,该患者住院10天治疗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可平卧,活动后症状未再发作。复查肝肾功能显示白蛋白32.0g/L(L),胆固醇5.90mmol/L(H),甘油三酯2.8mmol/L(H),肌酐90.0umol/L(H),钾4.90mmol/L(M),NT-ProBNP降至pg/ml(H),EF升至53%,整体疗效较好。另一则血液透析合并心衰患者病例由邓评教授带来。基本信息:患者女,57岁。
主诉:维持血透3+年。反复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
简要病史:运动耐量逐渐减低:可爬4楼,后爬2楼需要休息,3+月前活动后心累逐渐加重,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可,大便正常,无尿,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有“慢性胃炎、高血压”病史多年。
辅助检查:血压/mmHg,心彩超显示LV59mm、LA37mm、RV20mm、RA30mm、EF38%。
诊断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5D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尿毒症性心脏病。
治疗方案:初次予以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15mgqd,美托洛尔25mgqd。后调整为沙库巴曲缬沙坦50mgbid-mgbid,美托洛尔25mgqd。
邓评教授指出,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心脏大小与射血分数正常(EF升至67%),活动后心累症状明显好转,运动耐量好转。复查血压降至-/68-87mmHg,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邓评教授认为,肾内科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经验虽然较少,但目前临床中观察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且耐受性较好,其广泛使用值得期待。4讨论环节王良江教授总结,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心肾功能的整体疗效较好,能够逆转心室重构,且对出球小动脉的扩张大于入球小动脉,从而保护肾脏。侯国华教授则认为,透析患者合并心衰是肾内科常见情况,传统治疗面对严重情况仍旧不能解决心衰频繁发作的问题,而沙库巴曲缬沙坦利用其复方制剂的优势,平衡风险与获益,减免了CKD患者使用传统药物时对肾功能恶化的顾虑。
冯伟勋教授提出,透析合并心衰患者数量众多,多种病理机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问世能够有效缓解左室肥厚问题并改善预后,临床获益明显。刘彦玲教授指出,肾内科患者往往面临病情复杂、心衰症状难以缓解的棘手情况,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兼顾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带来较好的预后,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李建刚教授总结,本次会议分享了CKD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实战经验及前沿管理经验,希望基层医生能够通过对ARNI类药物的认识和讨论,为肾内科治疗CKD合并心衰患者带来心肾双重获益新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