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那些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和健康体检意识越来越强,而随着螺旋CT在健康体检中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中看到了“肺部小结节"这个诊断,很多人一拿到报告就不淡定了,寝食难安,心急如焚,甚至谈结节色变。最为添乱的是,现在手机上网方便,随手就能百度查询,根据报告中的“小结节”、“磨玻璃密度影”等字眼对号入座,哪句话说得严重就老是琢磨哪句话,纠结是不是得肺癌了,一直纠结到无心吃饭,无法入眠。那什么是肺部小结节,它可能是肺癌吗?如果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今天就来揭开“肺部小结节”的神秘面纱。
3月19日,医院CT及磁共振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赵亮走进长治综合广播直播间,与听众交流并解答了关于肺结节等方面的知识和问题。
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通俗的讲就是肺部出现了原本不应该有的东西,或者说是长了小疙瘩,“结节”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对这个小疙瘩的医学描述用语。从医学专业的角度看,肺部结节(pulmonarynodule,PN)是指肺內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而肺部小结节,是指边界清楚、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的病灶,进一步的将小于5mm的结节定义为微小结节。在各种胸部体检中,结节的发生率已经从8%上升至51%,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单个肺结节,即: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SPN)。孤立性肺结节可以提示以下疾病:恶性病变:
原发性:肺癌、肉瘤(少见);
转移性:乳腺癌、肠癌、肝癌、肾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肉瘤、黑色素瘤、胸腺瘤;
良性/交界性病变:
肿瘤:硬化性肺细胞瘤、错构瘤、肺脑膜上皮(瘤)结节等;
非肿瘤:结核、结节病、霉菌病、炎性假瘤、局灶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泡上皮支气管化生等。
所以孤立性肺结节不一定是肺癌,但也可能是肺癌,这就需要临床进一步的检查、随访观察。现在为什么查出有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呢?
首先,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体检发现的多了,并不是原来没有。其次,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伴随而来的健康问题自然增多。最关键的是,因为螺旋CT在临床诊疗、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中的普遍应用。CT具有普通X线无法比拟的优势,分辨率高、可以避免肋骨、脊柱、心脏的阻挡而清晰的观察肺组织,直径≤1.0cm甚至0.5cm的小结节现在也很容易被观察到。也就是说CT发现病变的能力大大提高,以往体检照胸部X光片,可能非常多的小结节是不能被发现的。当然,肺结节跟吸烟、二手烟也有一定关系。再加上现在人的生活压力大、生闷气、熬夜、焦虑等因素。虽然环境对我们也有影响,但是不会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肺部结节一般会有什么症状呢?
肺部小结节的直径小于2厘米的,一般不会引起患者的症状。有些患者发现肺部小结节后,出现咳嗽、咳痰,甚至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认为是肺部小结节引起的,担心是病情进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只有支气管受到影响才会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而肺部小结节的体积小,一般不会影响到支气管。因此,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与肺部小结节无关。肺结节具体分为哪几类呢?
1、按数量分类:
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2、按病灶大小分类:
肺结节中直径5mm者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mm者定义为小结节10-30mm者定义为结节。3、按密度分类:
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包含:純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1)实性肺结节(solidnodule):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2)亚实性肺结节(subsolidnodule):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均称为亚实性肺结节,其中磨玻璃病变指CT显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但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分类的原因是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等与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通常大于20mm的病灶恶性比例较高,而小结节则良性的概率更大。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绝大多数的肺部小结节,只要随访就可以,关于随访的原则,世界上几大权威机构的观点大致是一致的,我国的专家共识也是参照这些观点制订的。著名的胸部影像协会Fleischnersociety、美国胸科协会(ACCP)、英国胸科协会(BTS)的意见如下:上面的指南中已很明确了,5mm的小结节根本不用管,可以无视。但对于国人来讲,最好是每年一次复查就足够了,也不是看这个小结节,主要是看其它地方有没有新的病变。《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指出:5mm以下的医院看的,医院管理就可以了,更没有必要提前若干年杞人忧天;5-10mm医院就诊;大于10mm的,才有必要重视,可以请外科看一下,有没有手术的必要。退一万步讲,即使是微小肺癌灶,我们可以定期复查,如果有增大或者是密度变实,及时切除,也是来得及的。1、
(1)单个实性结节直径≤8mm且无肺癌危险因素者,建议根据结节大小选择CT随访的频率与持续时间:①结节直径≤4mm者不需要进行随访,但应告知患者不随访的潜在好处和危害;②结节直径4-6mm者应在12个月重新评估,如无变化,其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③结节直径6-8mm者应在6-12个月之间随访,如未发生变化,则在18-24个月之间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2)存在一项或更多肺癌危险因素的直径≤8mm的单个实性结节者,建议根据结节的大小选择CT随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①结节直径≤4mm者应在12个月重新评估,如果没有变化则转为常规年度检查;②结节直径为4-6mm者应在6-12个月之间随访,如果没有变化,则在18-24个月之间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③结节直径为6-8mm者应在最初的3-6个月之间随访,随后在9-12个月随访,如果没有变化,在24个月内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2、
(1)纯磨玻璃结节pGGN直径≤5mm者:建议在6个月随访胸部CT,随后行胸部CT年度随访。(2)pGGN直径5mm者:建议在3个月随访胸部CT,随后行胸部CT年度随访;如果直径超过10mm,需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3、
单个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直径≤8mm者:建议在3、6、12和24个月进行CT随访,无变化者随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随访中需要注意:
(1);如果混杂性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通常提示为恶性,需考虑切除,而不是非手术活检;
(2)如果发现结节的同时有症状或有细菌感染征象时,可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
4、
单个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直径8mm者:建议在3个月重复胸部CT检查,适当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若结节持续存在,随后建议使用PET-CT、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一步评估。5、
对于6mm及以上实性成分的mGGN,应考虑3-6个月行CT扫描随访来评估结节。对于具有特别可疑形态(即分叶或囊性成分)、连续生长或实性成分8mm的mGGN,建议采用PET-CT、活检或切除术。大量的证据提示,mGGN的实性成分越多,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风险越大,实性成分5mm与局部侵袭的可能性相关。简单总结一下就是:(1)6mm的结节,往往是良性结节,建议1年后CT复查,看有无变化;(2)6-8mm的结节,建议6个月复查一次看有无变化,如无变化1年再次复查CT;(3)8mm的结节,恶性机会较高,3个月左右复查CT,如没有变化6个月再次复查,如再无变化1年再次复查。FM94.9长治综合广播
《医院》节目预告:
医院
3月20日(星期五),主讲人:医院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卫健。
郭卫健,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山西省放射卫生技术专家库专家,山西省影像技术分会委员,获长治市科技二等奖一次,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卫生部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一部。擅长呼吸和骨骼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参与节目的方式:
收听频点:FM94.9、AM首播时间:上午9:30—10:30重播时间:晚上21:00—22:00
健康
可以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