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星座链球菌(Streptococcusconstellation)属于米勒链球菌群,由星座亚群(Streptococcus.constellasubspconstellatus)和咽喉亚群(Streptococcus.constellatussubsppharynges)组成,该群还包括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anginosus)和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intermedius)。星座链球菌广泛分布于外部环境,同时也是人体正常寄生菌群,一般定植于口腔、鼻腔、咽喉、胃肠道以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该菌通常情况下不致病,少数情况下,特别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作为病原菌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感染。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对星座链球菌的分离率普遍较低,临床上未得到重视。
—1—
生物学特性
该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成双或短链排列。在含有血液、血清的肉汤培养基中呈链状排列。在5%CO2环境下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较小(直径约1.0mm)、灰白色、圆形、光滑、温润、边缘整齐、有明显β溶血环的菌落。触酶、胆汁七叶苷、CAMP试验和杆菌肽抑菌试验均阴性。与化脓性链球菌的鉴别:两者均有β溶血,但星座链球菌杆菌肽耐药,而化脓性链球菌杆菌肽敏感。与无乳链球菌的鉴别:两者菌落形态相似,但星座链球菌CAMP试验阴性,而无乳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
—2—
标本类型
星座链球菌可从尿液、血液、肺泡灌洗液、痰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脊液等多种临床样本中检测到。
—3—
临床表现
作为一种人体共生条件致病菌,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或有基础疾病(如慢阻肺、先天性心脏病、HIV感染)的情况下,这种细菌感染机会增加,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脓胸、肺脓肿、肝脓肿、脑脓肿、心内膜炎、腹膜炎、肾炎、菌血症、腹腔感染、皮肤感染等全身各器官的化脓性炎症。
尽管国内外陆续有对星座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但总体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其发病率少,原因是临床培养较困难。该菌在需氧环境中生长不良,需放置于5%CO2或厌氧环境下以促进其生长,从而导致临床实验室易忽略此类菌群的检测;另外,该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普遍敏感,然而多数住院患者入院前已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或有自行服药史,这种抗生素滥用情况导致其培养阳性率低。
星座链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及其衍生物有很高的敏感性。药敏试验的选药原则: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其次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4—
Case1:星座链球菌感染导致脓胸
病人,男,52岁。2个月前出现持续性左侧胸痛、深呼吸、左侧卧位及活动后明显。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转院后进行肺CT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肺上叶、右肺中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收治入院。病人既往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吸烟史30年,日吸烟量40支,饮酒史30年,日约饮酒g,其余病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示:T37.7℃,P77min-1,BP21.33/13.33kPa。左侧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左侧触诊语颤减弱,左肺叩诊浊音,左肺呼吸音略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14.8×/L,N0.85,C反应蛋白.79mg/L,红细胞沉降率mm/1h。胸部B超检查示: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液有臭味。胸腔积液外观呈黄色浑浊,白细胞总数×/L,单核细胞0.08,多核细胞0.92。细菌学检查:革兰氏阳性球菌,呈双球或短链排列,触酶(-)。经ATB细菌检测系统检测为星座链球菌星座亚种给予CT引导下胸腔微创置管后反复冲洗,引流半月;同时给予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病人胸痛逐渐缓解,痊愈出院。
病例讨论:星座链球菌导致胸部感染者居多,可能与病人免疫功能底下,口咽部细菌下迁有关。随着糖尿病、结缔组织病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病人的增多,机会性感染有增加趋势。临床应积极询问患者病史,存在上述病史病人如发现胸腔感染,实验室检测提示脓胸者要警惕星座链球菌感染可能性,治疗方面应选择对该菌敏感的抗感染药物。—5—
Case2:星座链球菌感染导致脓毒症
患者,男,46岁。入院4天前曾大量饮酒后进不洁饮食,次日出现腹泻3次,为稀水便。2天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40.0℃,伴畏寒,无寒战,感乏力、肌肉酸痛、头痛。自服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体温未降。医院予“复方氨基比林、阿米卡星、利巴韦林、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出汗较多,体温降至38.0℃,仍感头痛。遂赴院就诊,平车推入病房。既往史有“脂肪肝”病史10年,4年前曾有腹部绞痛病史,持续1天,自行缓解,未进行治疗。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输血史,无手术、受伤病史。个人史饮酒10余年、折合酒精量g/日左右,吸烟10余年,2包/日。
入院查体示:T38.5℃,P95次/分,R22次/分,Bp/84mmHg,神清,精神较萎靡,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不大,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触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剑突下未及,触诊不满意,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
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计数:4.93×/L;血红蛋白:g/L,白细胞计数:8.0×/L,中性粒细胞93.9%,PLT69×/L,C反应蛋白(快):.1mg/L。ESR24mm/h。病毒全套(-);自身免疫系列(-)。
胸部CT:双肺纹理增多,间质性改变。上腹CT:脂肪肝。
根据患者入院情况,诊断为脓毒血症明确。入院后立即完善双侧双瓶血培养检查以明确病原学。培养结果均呈阳性,显示为同一种细菌——星座链球菌。鉴于患者为脓毒血症,入院治疗上经验抗感染治疗予尽早广谱强效杀菌剂降阶梯治疗,予比阿培南0.3gq6h静脉滴注,同时予支持治疗。经治疗患者体温渐降至正常,培养结果确定后后,鉴于患者肥胖,体重为kg,改为头孢曲松4.0gqd静脉滴注。经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小结:双侧双瓶血培养检查能够提高培养阳性率,并辅助临床医生排除污染可能。—6—
Case3:误食鱼刺间接导致星座链球菌感染,引发脓毒症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随着星座链球菌这一真凶被揪出后,检测和治疗告一段落。但在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casereport中,作者除了检测到星座链球菌,还发现了其他的“真相”。
患者,37岁,美国裔,长期生活在越南,由于高热、畏寒、伴有上腹痉挛痛4天,至医院检查治疗,但常规检查、胸片、心脏超声、血培养均未发现异常,腹部超声示肝脾轻度增大,胸部及腹部骨盆平扫CT也未见异常。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仍高烧不退,医院就诊,此次血培养检查结果为星座链球菌。尽管经调整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好转,体温也恢复了正常。但院内专家仍继续寻找原发病灶,最后在腹部增强CT检查中发现祸根竟是一根刺破胰头的鱼刺。正是该源头导致星状链球菌感染、脓肿形成,随后引发血流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病情变化。
小结:星座链球菌感染后易形成脓肿,一旦发现星座链球菌菌血症务必要寻找脓肿,而关键是定位脓肿位置和脓肿形成的原因。参考文献:
1、崔世超,于文成,石莹.星座链球菌感染导致脓胸1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04):63.
2、中年男子感染[星座链球菌],追根溯源,真相竟是这个?!
3、GharibSD,BergerDL,ChoyG,etal.CASERECORDSofthe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Case21-.A37-Year-OldAmericanManLivinginVietnam,withFeverandBacteremia.[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
锐明微?快速助力重症病患病原识别、快速检出,助力临床医生精准诊断,有效对症下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向上滑动阅览
小锐讲堂
铜绿假单胞菌——重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
鹦鹉热衣原体——人体三大致病衣原体之一
纹带棒状杆菌——一种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
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的院内感染菌
白色念珠菌——不可忽视的条件致病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致病菌
肺炎克雷伯菌——医院内感染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烟曲霉——易被误诊的感染疾病元凶
耶氏肺孢子菌——免疫抑制人群的易感菌
细环病毒——抗病毒免疫能力的功能性生物标志物
大肠埃希菌——人体共生条件致病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非发酵菌
汉坦病毒——通过鼠类传播的高变异性病原体
尖端赛多孢子菌——诊断困难的新兴病原体
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机会致病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