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来看看我妈!”
一辆私家医院急诊科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急急忙忙冲下车向医务人员求救。
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推车到跟前,只见车后座坐着一位老太太,身形消瘦、面色发绀、气喘嘘嘘,两侧胸廓正在急促起伏,发出难受的呻吟。老太太的情况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情,老太太姓史,已经85岁高龄的她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体重只有80多斤,情况非常差。因一场小小的感冒,短短两天就发展到了躺着都喘不过气的地步。急诊医生查体听到满肺的湿罗音,又是一位危重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老太太的血气结果出来了,氧分压45mmhg,二氧化碳分压92mmhg,BNPpg/ml,均远超正常值,符合II型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经过急诊处理后,史老太太立即作为危重患者被收住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袁志主任和医疗组医师第一时间查看了患者,结合患者既往病史,仔细分析病情,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II型呼吸衰竭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呼吸科医务人员立即向医管中心质管科申请MDT,质管科马上组织心内科等多个科室展开多学科讨论,经过和家属的沟通,决定在抗菌、化痰、平喘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在医务人员不懈地努力下,老太太的病情逐渐好转,指氧饱和度很快上升到了90%以上,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不断下降,急促的呼吸开始逐渐平稳,发绀的面色终于转为正常,最终摘下了面罩。呼吸通畅的老太太露出了笑脸,也有了胃口。那么医生到底是用了什么,救了史老太太一命?
原来是无创通气呼吸机治疗。
无创通气呼吸机治疗指不需建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通过鼻罩、面罩或喉罩等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接,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机械通气方式。该技术作为干预手段,它可以确保气管的插管率、感染率和死亡率较传统治疗明显下降,还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等患者,是抢救危重病人有力的武器。其特点为患者痛苦小,易上易下,可试用和间断试用;保留上气道,避免人工气道并发症;辅助水平相对较低,需要病人的主动配合等。治疗初期会有一定的不适和恐惧心理,只要遵从医务人员的指导正确的使用配合,就一定能够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什么是慢阻肺呢?小课堂
慢阻肺的全称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长期通气限制导致的疾病,因为有一个“慢”字,所以常常让人觉得这个病是慢慢来的,不要紧。其实不然,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威胁生命的肺部疾病,它的危害是持续且严重的。这个我们听起来可能还不太熟悉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抽烟、油烟、大气污染、职业暴露等是它最常见的诱因,咳嗽、咳痰和气促则是它最常见的症状。(图片来源于网络)
钟南山曾经说过:“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往往肺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有70%的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形”。所以早期识别慢阻肺、积极治疗是关键。(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应该如何来治疗和预防它呢?
慢阻肺虽然患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高,但它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首先应该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及减少油烟摄入、改变居住工作环境等。其次要注意必须摄入足够多的营养物质,因为长期的呼吸困难会消耗我们很多能量。最重要的是定期体检,医院就诊,按医嘱规律用药并且定期复诊。这样能我们帮助我们减少得慢阻肺的概率,而如果已经患病,也能帮助我们减缓疾病的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学科风采
医院医共体呼吸科已经独立建科16年。有医师10人,护理人员16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门诊开设了呼吸内科门诊、专家门诊、慢阻肺门诊、戒烟门诊、MDT联合门诊、医院专家门诊;住院部有病床45张,收治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已开展了睡眠呼吸监测技术、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支气管镜检查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胸腔闭式引流术、CT定位下肺穿刺术、闭式针刺胸膜活检术等技术。共发表文章20余篇,完成宁波市科技局课题一项。收治肺部感染、慢阻肺、肺癌、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呼吸常见病及危重病。和医院协作成立了医院奉化肺病中心3年,该院呼吸科、肿瘤科专家每隔一周周六上午来我院门诊坐诊。同时我科承担了奉化区慢阻肺防控临床指导中心工作,承担了我区慢阻肺防控工作。学科主攻方向:1.慢性气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呼吸衰竭危重症的抢救治疗;2.重症肺部感染疾病的诊治;3.肺癌的多学科规范化诊疗;4.睡眠呼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呼吸内科
专家介绍
02
袁志,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内一党支部书记研究生,担任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肺结节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分会委员、宁波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区慢阻肺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临床防治中心专家等职务。从事呼吸内科专业20年,熟练掌握支气管镜诊疗技术、闭式胸膜活检、CT定位肺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无创机械通气等呼吸科诊疗操作技术,擅长肺炎、慢阻肺、肺癌、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呼吸常见病诊治及危重病的抢救治疗,尤其对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技术、慢阻肺的防治工作及肺癌的个体化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到见解。发表文章多篇,其中SCI杂志一篇、一级杂志两篇。主持并完成一项宁波市科技局课题研究。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慢阻肺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李静杰,副主任医师从事普内科及呼吸内科临床十六年,曾在浙江大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在一二级杂志发表论文二篇,主持区级课题一项,擅长慢性咳嗽、慢阻肺、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呼吸衰竭、胸膜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熟练开展胸腔穿刺术、肺穿刺术、呼吸内镜及部分内镜介入诊疗技术。多次被评为宁波大学医学院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优秀本科生导师及本院优秀带教老师及优秀医师;现任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宁波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宁波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基层委员会委员;奉化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临床指导专家。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冯马龙,副主任医师奉化区呼吸慢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曾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在读。医院呼吸内科、浙江大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学习。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掌握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电子支气管镜、无创通气、睡眠监测等技术操作,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病、疑难少见病等诊治。现为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感染诊治联盟委员、宁波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第一届基层委员会委员。发表医学论文数篇。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供稿:呼吸内科庄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