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技术的提高,胃肠道手术从传统的开腹手术进化出了腹腔镜手术。现在在大型的医学中心,更是开展了机器人辅助手术,使得胃肠道手术更加微创化、精细化,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加速康复。然而,虽然医学技术在进步,但由于高龄、麻醉、疼痛、术后长期卧床等原因,手术以后还是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那么,胃肠道手术术后的患者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早日康复呢?
请看下文
01
如何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术后肺部感染多是由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留置胃管等情况下,误吸的发生率升高,从而诱发吸入性肺炎。而术后肺部感染又与患者年龄相关,老年患者一般基础疾病较多,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器官功能减退。因此老年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有密切关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下腹部手术。可能是由于手术部位靠近肺部,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有关。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使得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抑制了咳嗽反射,分泌物积聚在气道内成为细菌的培养基,极易出现肺部感染。此外,如果患者本身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肥胖、吸烟等因素,更是增加了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因此,针对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患者,术前通过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在手术前就要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吸烟史者,术前应戒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必要时术前予以控制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以改善肺功能状态。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包括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增加呼吸肌力。方法是深吸气至肺总量,屏气3~4秒后连续咳嗽3次将气呼出。此外,吹气球也是一种简便的锻炼呼吸功能的方法。
手术后,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位(床头抬起30°~50°),能够减少误吸的发生。术后早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痰,尽可能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生了术后肺部感染,及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给予解痉平喘、化痰的药物。
02
如何预防术后肠粘连
术后肠粘连由于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产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障碍,手术早期和远期都有可能发生。保守治疗无效甚至需要通过再次手术才能解决,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术后肠粘连尤为重要。对于患者来说,应鼓励他们术后早期翻身、在床上活动,待体力恢复后尽早下床活动,使胃肠蠕动功能尽早恢复,可以明显降低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即使腹腔内肠管发生粘连,大多也不会导致肠梗阻。肠梗阻的发生往往有以下诱因。1、饮食应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防止大量食物进入受粘连影响的肠管内,诱发肠梗阻;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炎症,避免影响胃肠道功能;3、进食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大块、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4、餐后不宜从事剧烈的体力活动,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的活动。注意避免这些诱因,就可以有效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03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
术后卧床,血流缓慢,特别是下肢的静脉回心血流缓慢,加上术后血液黏稠,红细胞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堵住下肢静脉血管,引起下肢的肿胀、疼痛。当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进入肺部血管,则引起肺栓塞,是临床上极为危险的并发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1、早期活动下肢,早期下床活动。手术后患者可将下肢抬高20~30°,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可主动或被动做下肢活动,如脚腕内、外翻,绕圈运动。陪同的家属也可帮助进行下肢肌肉的按摩,减少静脉的瘀滞,促进静脉回流。
2、适量饮水。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应适量饮水,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穿抗血栓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术后患者较长时间卧床,小腿不活动,使得下肢血流淤滞,促使下肢血栓的发生和发展。弹力袜可以通过限制静脉过度扩张,起到对下肢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4、抗凝药物的使用。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长期卧床、近期施行较大的手术、脑卒中、恶性肿瘤、骨折、肢体制动、妊娠、各种慢性病、静脉曲张、肥胖等。
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流程。而加速康复外科的实现,不仅仅跟医生有关,更是要以病人为中心,采取对患者加速康复的手段,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加速康复,减少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信通过对上述预防措施的了解,胃肠道手术的患者能够减轻对于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从自身做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日康复!
上海中医院东院胃肠外科擅长治疗胃、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疝与腹壁疾病(小肠气),及其他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胆胰疾病、甲状腺、乳腺)的手术治疗。
专业技术特色: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微创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字素材:曹羽
排版设计:张云
图片来源:网络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