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CT检查的普及,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我们的前期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肺部小结节的认知仍存在误区,帮助民众建立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十分必要。为响应中央全面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胸外科研究生科普团队借助冬季学期研究生日常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利用互联网优势,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线上调查群众对于肺部GGO,早期肺癌的认知情况、常见误区、希望了解的医学常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等问题,制作有针对性的系列健康宣传册,及健康管理档案,于年2月7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岚路26号举办主题为“关于肺磨玻璃结节(GGO)的宣教与随访策略”的科普宣讲,发放宣讲教材,指导现场居民建立健康随访档案。参与居民均表示受益匪浅。本次活动结束之后,科普宣讲团队计划在未来与更多的社区、街道建立长期、密切的定点联络关系,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民众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宣教及健康文化培养,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发挥健康科普在健康上海行动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实践地介绍
经过前期调研与联络,我们最终选定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岚路26号绿洲二居作为我们的宣讲地点。上海市绿洲二居居委会书记孟红同志及众多工作人员大力支持我们的活动,孟红同志表示:绿洲二居居民老龄化程度高,接受正确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社区曾多次举办科普讲座,居民们有条件也有时间接受科普,同时亟待加强社区医生长期随访。我们希望通过主题为“关于肺磨玻璃结节(GGO)的宣教与随访策略”的科普课堂,让居民们对这一常见病有正确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树立健康自我管理观念,并与社区医生合作,加强肺小结节随访。
一、项目前期准备
本次科普宣讲活动之前,我科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针对非医学背景人群,我科杜雅静和梁嘉琪同学共同设计和整理了肺部小结节的网络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份,男女比例及年轻分布均衡。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当下人群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理解尚存在一定误区,对早期肺癌的健康自我管理重视不足,经过讨论后,我科决定将“肺磨玻璃结节(GGO)的宣教与随访策略”作为本次宣讲的主要内容,并安排由毕国澍博士、李明博士、赵梦男博士、卞赟艺硕士共同组成的科普宣讲团出任此次科普宣讲任务。宣讲团队全面评估了前期调查结果,为广大居民设计了通俗易懂的宣讲内容并制作了以供现场发放的宣教册。并现场指导居民进行健康档案登记,指导健康自我管理档案册。一个多月以来,我科人员精心准备,整个准备过程井井有条。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成员均为医院胸外科在读研究生及博士生。我院胸外科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顶尖地位,常年开展肺部、食管、纵膈微创及机器人手术。因此我们组成研究生科普团队,依托专业优势,运用所学医学知识,结合临床上遇到的常见问题,开展相关的大众科普活动。
二、项目活动
第一阶段医学知识科普小课堂
年2月8日下午14:00,我科研究生科普宣讲团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岚路26号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关于肺磨玻璃结节(GGO)的宣教与随访策略”的科普小课堂。我们向到场的居民生动详细地介绍了肺部小结节的定义、筛查及指导肺GGO的健康管理方案,与现场居民进行了答疑、互动,帮助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现场气氛一度十分热烈。
本次科普宣讲的主讲人为我科级博士生毕国澍同学。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活动的第一部分是为现场听众讲解“肺部小结节”的定义与表现,毕国澍同学结合四个真实案例,用生动诙谐、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在场居民阐释了肺部小结节的影像学表现、磨玻璃结节的筛查、诊疗原则,以及早期肺癌的随访策略、健康自我管理策略、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原则等常用医学知识。
肺部小结节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不是一种疾病。肺部小结节≠肺癌,是指在CT上表现为直径小于3cm的局灶性、类圆形的阴影,可为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肺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其中亚实性结节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PSN)及如今临床常见的磨玻璃样结节(GGN)。80%~90%的肺部结节都是良性病变。
第二阶段现场答疑与健康建档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现场公开答疑及健康档案建立环节。宣讲团成员针对观众的踊跃提问一一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并即兴对未纳入本次讲课内容的中、晚期肺癌的多学科综合诊断、治疗模式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指导在场居民填写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对于肺部GGO的随访进行记录。
宣讲团队专业的素养、耐心的讲解、温和的态度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掌声不断,观众均表示本次活动后受益匪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
现场公开答疑环节,气氛十分热烈,观众们在认真聆听,并踊跃提问,宣讲团成员做出了一一解答。
三、项目成果与未来展望
本次宣讲居民反响热烈,近一半的参与居民均表示接触过肺磨玻璃结节,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与随访并没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参与本次宣讲,居民们能够正确对待肺结节,自觉自律地保持随访,不过分焦虑,也不忽视。同时保管好自己的健康档案,与社区医生保持长期联系,接受随访指导。这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
精美的介绍资料
健康管理档案
本次宣讲参与居民主要为中老年女性,这也与肺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逐渐增多相符合。但考虑到肺结节常出现在各个年龄层人群的体检报告中,由于人数限制,本次宣讲的覆盖范围有限,我们希望未来能录制系列宣讲课程,利用网络与线上,加强中青年人群的科普力度。同时对于老年人群,医院胸外科科普宣讲团队将计划在未来与更多的社区、街道建立长期、密切的定点联络关系。未来能够建立系列科普讲座及教程,针对不止是肺结节,而是更多常见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行科普宣教。
四、实践成员感悟
级博士生毕国澍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事业的关心之情。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研究生、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即使尚未进入临床工作,但参与大众医疗科普、为社区居民进行宣讲与答疑,无疑是我们学以致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广泛查阅文献资料、请教临床教授,生怕为群众带来任何错误信息。在宣讲时,所有的听众都十分认真,宣讲结束后,现场气氛一度十分热烈,大家积极提问,我们一一作出严谨的回答。“原来这个磨玻璃结节没有那么严重!要注意随访!”看到大家解决疑惑后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宣讲团的成员们也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医院作为区域性大型医学中心,对周边省市有着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医院、走进社区,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把更多的健康知识普及给大家,为“健康中国”伟大战略保驾护航!级博士生赵梦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CT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磨玻璃影被发现。由于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大家不免焦躁起来。在现场答疑环节,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大家的这种焦虑。而且各个年龄段都存在这种现象,这说明了健康知识科普的重要性。通过本次的宣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焦虑,并让他们对磨玻璃结节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也让我们有了扩大宣讲范围,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磨玻璃结节的想法,当然我们也意识到了人手不够的情况,因此我们想通过与社区联系并通过新媒体来加强宣传。此外,我们还发现来参加宣讲活动的多为中老年人,而磨玻璃结节越来越年轻化,这也反映了在年轻人群中普及磨玻璃结节的重要性,需要强调的是磨玻璃结节不一定都是肿瘤,首次发现的磨玻璃结节不要惊慌,一定要正确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级八年制李明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全国发病率第一的癌症是肺癌,城市、农村发病率第一的癌症是肺癌;同样,全国、城市、农村死亡率第一的癌症也是肺癌。与此同时,随着胸部CT的广泛普及,尤其是体检当中,据统计在40岁以上的体检人群中,会发现70%的人有肺结节。但这些肺结节中,大概只有5%会发生癌变。因此针对肺部小结节的科普宣教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活动当中,我对我国基层医疗的现状感触很深,一方面,我们发现基层医疗的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突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纸质化到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这些发展不仅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更与基层单位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引起重视的是,目前基层单位,特别是老旧小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对医学常识的认知和掌握仍然不容乐观,很多落后、老旧的观念和思想仍然存在。这说明健康理念的差距依然存在,健康脱贫的工作须紧跟生活脱贫的步伐,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医学科普仍然是一条艰辛而又漫长的道路。作为一名党员医生,医院的日常工作以为,我想我们还需要花点时间和心思,真正去深入社会、服务社会;要去走出学校,医院,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心声,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服务基层群众。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心有所信,身有所行。五、结语
医务工作人员“医院,深入社区,服务居民”的科普宣讲活动,一方面提升我院在上海辐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响应中央全面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把健康科普全面融入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慢性疾病,早期肿瘤的早发现、早干预,促进民众正确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持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为全民健康科普文化的形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
卞赟艺
编辑
马艺璇
审核
唐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