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沒有你们可能就沒有我的今天。是您在我病情多变情绪低落时经常和我交流,为我鼓劲加油,以您超強的亲和力让我增添了无尽的力量,始终以较好的心态与病魔抗争……谢谢!您的忘年交朋友和病员”4月8日晚上,南京医院(医院)心内科的钱炜春医生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看完这条短信,钱炜春感到一丝暖意,他可能不知道,从死亡线上走了一遭的老王,整个治疗过程中,几次感动得掉了眼泪。发出这条短信的,是南京66岁的退休市民老王,医院经历了80多天的抢救和治疗,如今已经出院。此前,他和不少人一样,对医生有着刻板印象:3分钟的问诊,惜字如金;全套的大检查,按部就班。然而,这次的诊治,完全颠覆了他以往对医生的印象。他要告诉周围的人:好医生就在我们身边,请相信你的医生!病情一波三折,治疗、关怀双管齐下老王从去年10月份开始感觉左胸部不舒服,平时吃药控制,今年1月17日晚,突然感到极度胸闷,大汗淋漓,由送往南京医院。经心内科绿色通道,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当时正是凌晨3点左右。局部麻醉状态下的老王,当时并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多么凶险。“手术过程中,医生时不时的和我讲话并鼓励我,问我:‘老爷子,还好吧?’‘老爷子,再坚持一会哦,快好了。’”老王回忆说:“医生们很从容,很亲切,我虽然是被救护车送来的,但在手术台上并不觉得害怕。”后来,老王才了解到,自己是“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房颤,高血压3级(极高危)”,死亡率极高。生死一线间,田乃亮主任、李小波医生等抢救过程中的举重若轻,丝毫没有让老王感觉到曾身处险境。术后的23天,老王住在CCU(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其间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CCU的病患时常出现危像,他亲身感受到了,医护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游刃有余。这23天让他深信,他们有能力治疗好自己的病情。钱炜春医生在工作中暂时脱离观察期后,老王转到了普通病房,接手他的治疗工作的正是钱炜春医生。钱炜春医生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这是他工作的第6个年头。“我第一眼看他挺年轻,心里还有点不放心。但他详细地向我了解病情,并分析给我听,让我觉得他技术过硬。和我沟通也很耐心,鼓励我,让我愿意去配合他进行治疗。”老王说道。其实这个时候,老王已经连续8天出现大量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每天双侧肺部引流出来的积液可达到毫升。与老王第一次床边接触后,钱炜春带着一脑子的疑问和可能性推测,一边查阅大量资料和病例报导,一边连续分析胸水检验结果和各项检测指标。在周陵主任的指导下,治疗组多次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期间维持经典治疗方案,逐一排除“结核”、“肿瘤”等常见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王不仅胸腔积液的问题没有解决,双下肢还开始出现水肿。那些日子,一向乐观开朗的老王感到了沮丧,但钱炜春医生经常与他交流病情进展,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治疗组的积极探求和关心,深深地感染了老王,他坚定地相信医生,继续积极配合治疗,他觉得这些精神上的支持也对他病情的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原因不明,但钱炜春医生他们很沉着冷静,几种可能都分析给我听,让我明确地知道下面要做什么。让我觉得有依靠,我们像是在并肩作战!”一次钱医生来到老王的床前,将最新的检查结果分析给他听之后,握着拳头鼓励老王:“老王,要有信心,我们能够找到原因,你要加油,争取健康出院。”“钱医生走后,我一个60多岁的人忍不住感动得流了眼泪,感觉他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彻底颠覆了以往对医生的印象!”基于老王的病情进展和持续的检查分析,治疗组果断地认为老王可能是临床罕见的“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调整治疗方案。“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即Dressler综合征,于年由Dressler首次报告,主要表现心肌梗死后出现一系列综合征。随着溶栓、冠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坏死心肌面积的减少,目前临床鲜见。果然,调整治疗方案后4天左右,老王的双腿水肿迅速消失,顽固性胸腔积液也逐渐消失。老王对治疗组竖起了大拇指,“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漫长的治疗过程,使得老王和钱炜春及治疗组积累了深厚的友谊。老王出院回到家后的第二天,收到了钱炜春医生的随访电话,询问回家后的情况,以及再次嘱咐他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放下电话,老王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于是他编辑了文章开头的这条信息。这里,大多数医患关系是这样的老王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内心的感激,钱炜春则说:“我们心内科的医生都是这样的,比我做的好的医生多得是。”走进心内科几个病区的医生办公室,患者表达感谢的牌匾和锦旗挂满了墙壁,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这才是医患情深的真相。谢渡江医生,是科室里收到感谢信和锦旗等最多的医生之一。许多患者都与谢医生成了多年的好朋友,出院后一直按照谢医生的治疗方案服药,身体状况不错,当偶尔不舒服的时候、过年过节的时候都是一个电话,俨然家里人一样不见外。年底,一位终末期心衰患者庆老先生,急性发作入院,呼吸极度困难,全身浮肿,生命垂危。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坚持到新年,老人的两个儿子找到谢医生,再三苦苦哀求,请谢医生务必想办法满足老人的心愿。谢医生这样答复:“你们放心,每个医生都希望患者康复;即使你们不来找我,我也会全心全意治疗老爷子,医生的本分。”在谢医生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家人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一天,老人觉得身体好差不多了,在陪护离开的间歇独自去上厕所,谁知老人心跳骤停,摔倒到地。谢渡江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紧急抢救……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老人再次转危为安。寒冬腊月的天气,谢医生的白大褂从内而外湿透了。老人的儿子第二天送来牌匾,感谢谢医生再次将老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不管老人能否坚持到过年,医生的妙手回春以及兢兢业业,已让他们感受到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不言放弃。临近除夕时,老人身体状况已恢复到能够离院的水平。猴年的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老人在家幸福地度过了最后一个新年,老人曾对儿子说:“我没有遗憾了!”谢渡江医生在工作中这样的牌匾和锦旗挂满了心内科各办公室的墙壁,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李小波、金国珍等医生收到的患者表扬不计其数。两位医生至今都保留着的当年的南京医科大学学生证,扉页上的医学生誓言,脱口而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候,谨庄严宣誓……”他们说,目前医学的进展是有限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的治愈也得有一个过程;也有少部分人不理解医生的工作,认为健康和生命是可以且必须买到的商品。然而,这些远不能消磨他们从医的初衷,他们相信暂时的压力和不理解,终将会云开雾散。和谐医患的灵魂:信任当被问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无论文中提及的患者,还是所有和笔者交流过的医生,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信任”。信任来自于沟通与关怀,信任来自与扎实卓越的临床技术。退休的老高夫妻俩,是贾海波主任的老病人。他们没有子女,医院心内科就诊期间,年迈的妻子难免照顾不周,那段时间里,贾主任只要不是手术日,都会常去床边看看,老人有什么需求,都去想办法满足。贾主任的关心让老夫妻俩感动,“亲生儿子也未必能这么尽心”。之后,每次遇到健康突发状况都会向贾主任求助,“我们的命就交给你了!”90多岁的胡大爷,也是贾海波主任多年的老病人,“我住在贾主任病床上时,贾主任只要有空就来病房查看情况。有时我的拖鞋被踢到床肚里面,穿起来不方便,贾主任看到了亲自帮我拿出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一点没有主任的架子。”多年的医患关系,胡大爷深深的信赖贾主任,一次胡大爷因“肠根阻”医院,心脏会诊,胡大爷点名要求贾主任。贾海波主任在工作中终身需要学习的职业不止一种,医生一定占据一席。随着年资的升高,不少主任医师的工作重点由直接管理一线临床工作逐渐转变为对基层和低年资医生的指导。无论临床经验多么丰富,所有的主任们都从没有停止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追求技术革新。医院心内科为例,陈绍良院长、张俊杰和叶飞主任等所在的冠脉组,张丰富、贾海波主任所指导的射频组,胡作英主任所带领的起搏组等,医院指导当地医生的临床技术,省去一部分当地患者的奔波之苦。每年有许多患者慕医院心内科就诊,患者对医生的诊治的依从性相当高。医院心内科医患关系相对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年甚至出现97岁患者不远万里从医院心内科寻求陈绍良院长手术治疗的案例,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任医师们的指导,给了一线临床工作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正是因为关怀和技术的双重原因,使医院心内科的医生当作家人,科室彭红娟等几位老师反馈,陈绍良院长的几位老病人甚至会隔三岔五的来科室,提醒陈绍良院长自己注意身体,按时吃饭。科室里碰上这一场景的新患者都会感到惊异。与笔者讲述这些事例时,已是晚上9点多,心内科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协调科室的临床、教学、科研任务……临床工作的出色完成,一定是一个敬业、出色的团队在共同努力。正是无数这样的医疗团队,默默奉献,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我国著名医患沟通学专家,南京医科大学王锦帆教授指出,这几年,多数有医院和医生的医疗服务评价在明显趋好,这是许多学者客观研究的结论。但是,对个别恶性医患纠纷事件的过度渲染,使社会产生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的错觉,也困扰了不少医生甚至医学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用心用技,德术并举,积极应对每一个患者及亲属,与患者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医患关系必然改善,甚至有如亲人。当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不是那么简单,医患沟通也不是对每个患者都能立竿见影,但是,这是现代医学的必由之路,每个医护人员能做到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健康中国”是“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保障,以及对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医患关系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和谐医患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发挥作用。将心比心,以人为本,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流程,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才能共同推进医疗环境的和谐化、人性化和法制化。
作者/丁竞竞
鸣谢/张子青彭红娟朱琳琳
编辑/陈思宇
长按识别“南京医科大学”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yz/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