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见证生命最后的坚守与纠结陕西日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在ICU查房,是西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虎清每天的工作之一。陕西日报记者 王国星文/图 实习生 李婧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中转站”。在这里接受医院里病情最危重的患者。他们中有正值花季的年轻人,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车祸所致的脑外伤患者,也有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这里,每一位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对生命都有着更强烈的渴望。ICU医生要随时面对突发状况7月17日10时30分,记者见到了雷锐利,这比她跟记者约定好的采访时间迟了半个小时。“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刚查房结束,跟几个病人和家属多聊了两句。”匆匆赶到办医院呼吸消化内科主任雷锐利一脸歉意地说。“每天早晨的7时30分,我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查房、整理病历、上门诊,以及随时待命的抢救手术,30多年了,这些就是我每天重复做着的事情。”说起这些工作,雷锐利很平静,“在患者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全科室的医护人员连中午休息的时间都很难保障。为了节省时间,我就将就着吃早上的剩菜剩饭。”雷锐利告诉记者,在ICU工作的医生除了要有良好的体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想保持临危不乱,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除了要学习各个学科的医疗知识,还要掌握许多外科技能,比如穿刺、气管切开、闭式胸腔引流术等。面对ICU里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危重患者,除了精湛的医术,医生还要有特别强的责任心。因为这里一般不允许家属探视,所以医护人员的很多付出是外界看不见的,他们必须做到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对得起良心。“心里不装着患者,ICU的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雷锐利向记者回忆起以前经历的一件事,“几年前,有一个特别严重的肝炎患者,他的肝功不正常,肾功也有问题,全身浮水,几乎无法进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照顾这名患者,我后半夜常常睡不着觉,就是因为一直担心病人会有突发状况。同事们都开玩笑说我这是职业病。”记者了解到,ICU的医护人员必须日夜守护在患者病床旁,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不良反应,不停地给患者吸痰、冲洗、引流、翻身、叩背、更换床单……从患者的呼吸到皮肤的颜色,从苏醒的时间到排泄物的气味,每个细节都要一丝不苟。这样的常规医疗和护理,已成为ICU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常态。“这就是我们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我和同事们都没觉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在ICU可以看到特别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我们也常和患者互相鼓励,跟患者就像家人一样亲。”雷锐利向记者表示。每一个生命都应当全力救治66岁的路娥躺在西安医院神经内科ICU的病床上,呼吸有些急促。她的儿子蹲守在病床旁,注视着她床头的生命体征监护仪,双手紧握着病床侧面的护栏。“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ICU,有10张病床属于神经内科。”7月17日,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虎清向记者介绍,3天前他给路娥进行手术,把她从死亡线边缘拉了回来。住进ICU的患者,大部分是重症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只有经过严密监护和综合治疗,才能降低他们的死亡风险。医生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就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间ICU位于该院西二楼一层。从门上嵌着的玻璃往里看,记者看到病房里主要的光源是天花板上24小时亮着的白炽灯。灯光下,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她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王医生,我妈还是呼吸有点急,这有啥办法?”“大概多久能转到普通病房去?”记者在ICU采访王虎清的时候,路娥的儿子连续问了一连串的问题。疲惫、焦急的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别着急,老人家恢复得不错。她的脑梗死是因为之前的冠心病引发的,所以目前虽然通过取栓手术暂时解决了脑梗死带来的问题,但是身体后期的恢复情况和冠心病的情况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王虎清一边检查着路娥的恢复情况,一边耐心地给路娥的儿子解释着,还不忘叮嘱护士要更加细致地照料病人,“护士,给她加个气垫床,以防止她因为长久不活动而引发褥疮等问题。”王虎清告诉记者,此前的一天,他一共完成了14台手术;此前的一周,他只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医院度过的。期待得到患者医院的其他科室有所不同,ICU收治的病人因病情较重,随时都面临着病情恶化、生命垂危的可能。因此,ICU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抢救一般有个黄金时间,就是几个小时。这个时间过了,患者的身体损伤就几乎是不可逆的了。”王虎清表示,“路娥刚被送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因此电话沟通耽误了1个小时。像这类延误最佳救治时间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如果是急危重症患者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情况就会非常危险,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ICU医生除了要面对和承担超负荷的抢救危重疑难病症患者的工作,往往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特别需要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王虎清告诉记者,他曾经接诊过一位罹患癌症后又因癫痫发作转到神经内科ICU的老年患者,“他的病情仅仅依靠神经内科的医生进行治疗是十分困难的,还需要外科医生配合手术。但患者年纪大了,能否再经得起折腾,会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谁也不能保证。”然而,由于当时患者家属明确表示希望医生全力抢救,不要有负担,给予了医生充分的信任。于是,王虎清和同事们立即决定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大胆果断地采用更有效的方法。经过数小时的救治,这名患者的血压渐趋稳定,最终转危为安。专家表示,尽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医学难题得到解决,但一些疾病仍无法得到医治。因此,急需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如果能在情绪悲痛、激动的同时给予医生充分信任和配合,才有可能使身患重症的患者得到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记者结束采访走出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ICU的时候,听到的是仪器的滴滴声、医生研究病情的低语声、护士记录查房情况的笔记声……他们日复一日地用信念与坚持,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殚精竭虑照顾病人,牢牢守护着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15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