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的临床表现
稽留热:>39℃,波动:1℃
弛张热:>39℃,波动:2℃
间歇热:高热期(h)与无热期(d)交替
回归热:骤升骤降,各持续几天
波状热:渐高渐降
不规则热:无规律
2.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3.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显著费力,常伴干咳及高调吸气声响,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显著费力、缓慢,呼吸时间明显延长,常伴呼气期哮鸣音
3.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及呼气均感费力,呼吸浅快,可伴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左心衰竭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缓解。重症伴有气喘、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
3.端坐呼吸:表现为平卧时加重,端坐位时减轻酸中毒性深大呼吸:呼吸深大而规则,常伴鼾声。
神经性呼吸困难
脑出血、颅内压增高、颅脑外伤等,呼吸变慢而深,并常伴有呼吸节律的异常。
精神性呼吸困难
呼吸浅速,可达80~次/分,并常因过度换气而发生胸痛呼吸性碱中毒,出现口周、肢体麻木及手足抽搦,经暗示疗法分散注意力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4.各型黄疸
5.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可唤醒,能配合检查;刺激去除后很快入睡;意识障碍早期表现,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病人。
昏睡:较深的睡眠状态,处于熟睡状态;在强烈刺激下可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是一种病理性睡眠状态;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患者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病因;可分为浅、中度昏迷、深昏迷。
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定向力发生障碍。
谵妄:定向力/自知力障碍,注意力涣散,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错觉/幻觉,错视为主,形象生动逼真→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急性谵妄状态---高热/中毒(如阿托品类;)慢性谵妄状态---慢性酒中毒。
6、血压正常值及高血压分级7、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8、扁桃体肿大分度扁桃体肿大分三度:
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
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
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9、颈部血管检查颈静脉怒张:立位与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卧位时颈静脉充盈过度超过正常水平(锁骨上缘至下颌角的下2/3以内)-----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受压
安静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发热、甲亢、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贫血
颈静脉在心室收缩期显著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
颈部大血管区听到血管性杂音,收缩期明显---动脉硬化、血管管腔狭窄
锁骨上窝听到杂音---锁骨下动脉狭窄
10、甲状腺肿大的分度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
11、气管检查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12、乳房检查顺序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的顺序滑动触诊
肺和胸膜检查
一、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
呼吸类型: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但多为混合式。
频率(12~22次/分):
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呼吸功能障碍、心衰、肺炎
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黏液性水肿、吗啡及巴比妥中毒
深度:库斯莫尔呼吸---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浅快---肺气肿、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呼吸机麻痹、大量腹水、肥胖、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
节律变化:①潮式呼吸(呼吸中枢受抑制)----心衰、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
②间停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二、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
触觉语颤:
减弱或消失:肺泡内含气量增多、支气管阻塞、胸壁与肺组织距离加大、体质衰弱
增强:肺实变、较浅而大的肺空洞、压迫性肺不张
胸膜摩擦感:胸膜有炎症,以腋中线第5~7肋间隙最易感觉到
三、叩诊(生理与病理)
肺部正常叩诊音为清音,可有生理性变异。
病理性叩诊音
浊音或实音---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或消失、肺内不含气的病变、胸膜腔病变、胸壁疾病
鼓音---空洞型肺结核、液化破溃了的肺脓肿或肿瘤
过清音---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四、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
病理性呼吸音
五、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
心脏、血管检查
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
心前区隆起---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为2.0~2.5cm。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动:左心室肥大向左移动:右心室肥大增强:甲亢、重症贫血、发热减弱或消失:心包积液、左侧气胸或胸腔积液、肺气肿
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
心脏震颤
时期
部位
疾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第3、4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部
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
动脉导管未闭
心包摩擦感
在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均能触及,但以收缩期较明显;坐位稍前倾或呼气末期更易触及。
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
心浊音界改变:
左心室增大---靴型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
右心室增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
左、右心室增大---普大型心脏---全心功能不全、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梨形心脏---二尖瓣狭窄
4.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
第一心音:是由于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和三尖瓣骤然关闭的振动所致
第二心音: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时的振动所致
第三心音:由于血液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壁、房室瓣、腱索和乳头肌的振动所致
第四心音:由心房肌在克服心室舒张末压用力收缩的振动所产生
5.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
收缩期杂音
二尖瓣区: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瓣膜病---吹风样杂音,呈传递型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严重贫血---柔和的吹风样杂音,传导不明显
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狭窄时----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呈递增-递减型,常伴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
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主动脉扩张-----相对性主动脉瓣狭窄----柔和或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肺动脉瓣区: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动脉扩张---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
器质性肺动脉瓣狭窄---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呈递增-递减型,可伴收缩期震颤,闻及收缩早期喷射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
三尖瓣区:三尖瓣关闭不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吸气时增强
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尖部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一般为递增型,常伴第一心音亢进、二尖瓣开瓣音和舒张期震颤
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舒张期杂音多柔和,奥-弗杂音,常在舒张中期,不伴第一心音亢进或开瓣音,无舒张期震颤
主动脉瓣区:器质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呈递减型,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较清楚,可伴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和周围血管征
相对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柔和,时限短,以主动脉瓣区最清楚,伴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肺动脉瓣区:格-斯杂音---由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扩张所致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引起---频率高,叹气样,呈递减型,紧接第二心音,伴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三尖瓣区:三尖瓣狭窄---胸骨下端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临床罕见)
连续性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机器声样杂音
6.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
血管检查
肝-颈静脉反流征---用手按压右上腹部淤血肿大的肝脏,可见颈静脉怒张更为明显(阳性)---右心衰竭(重要征象)、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轻压甲床末端,或干净玻片轻压口唇黏膜,红白交替的节律性血管搏动现象(阳性)----脉压增大的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重症贫血、高热
周围血管征包括: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都是由脉压增大所致,常见于主闭、发热、贫血及甲亢。
7.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
病变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二狭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略向左移
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部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较局限的递增型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分裂,肺动脉瓣区GrahamSteell杂音
二闭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并可掩盖S1
主狭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主动脉瓣区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
主闭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可见点头运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抬举性,周围血管阳性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脏呈靴形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闻及Austin-Flint杂音
右心衰竭
颈静脉怒张,口唇发绀、浮肿
肝脏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或腰骶部凹陷性水肿
心界扩大,可有胸水或腹水体征
心率增快,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
大量心包积液
心尖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颈静脉怒张
心尖搏动在心浊音界内或不能触到;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可有奇脉
心界向两侧扩大,“烧瓶状”,卧位时心底部增宽
心音遥远,心率加快
执业医8群(助理):
执业医考试学习16群:
确有专长执医考试群:
编辑:刘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