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心脏手术后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发病率为5%~90%,差异的主要原因取决于并发症的定义。这些并发症产生不良后果且延长住院时间,导致住院费用增加,成为院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心脏手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迫在眉睫。
以前的研究表明,吸气肌肌力是心脏手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为术前保持足够的吸气肌肌力,术后具有充足的肺容量可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最近,系统的综述表明术前吸气肌训练是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有益干预措施。然而,迄今为止,之前的研究显示心脏手术前两周以上的吸气肌训练可显着改善吸气肌力量和肺功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训练时间超过一周时患者的依赖性降低,这也是全球术前康复常面临的问题。尽管持续时间很长,但训练频率低至每天一次,物理治疗师的监督仅每周至少一次,这表明需要提高训练效率。因此,有必要进行短期高效的术前专业训练。再者,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很少有研究评估吸气肌训练对心脏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手术)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讨术前5天的吸气肌训练是否对心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郭琪教授团队在ClinicalRehabilitation期刊(5yIF:3.)发表了一项有关此主题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回顾
经排除后,此研究最终纳入名50岁以上的拟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全面的综合评估。
纳入标准:计划进行心脏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或瓣膜)≥50岁的患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正在进行急诊手术;脑血管意外病史;手术前30天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既往进行心脏或肺部手术;神经肌肉疾病;心血管不稳定;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
在这项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社会人口学变量、行为特征,从医院电脑系统中提取手术以及术后信息。不知情的研究者使用Kroenke等的操作定义来评估主要结果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肺部并发症(PPCs)的定义如下:
一级:
1.干咳
2.微型肺不张:无其他既定的原因,肺部有异常发现和温度>37.5°C;
3.胸部X光检查结果正常或没有检查
4.呼吸困难,不是由于其他的原因
二级:
1.咳嗽带痰,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2.支气管痉挛:新的气喘或先前的气喘导致改变治疗
3.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梯度>29和呼吸困难或喘息的症状
4.肺不张:影像资料证实外加温度>37.5°C或肺部有异常
5.高碳酸血症,暂时性的,需要治疗,如纳络酮或增加人工或机械通气
6.肺部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三级:
1.胸腔积液,导致胸腔穿刺
2.疑似肺炎,放射学有证据但无无细菌学证实
3.肺炎:放射学证据和通过革兰氏染色或培养证实的病理微生物
4.气胸
5.术后重插管或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不超过48小时
四级:
1.呼吸衰竭:术后辅助通气超过48小时,或重新插管后的辅助通气超过48小时
诊断:临床显著的肺部并发症(PPCs):二级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指征;三级或四级出现1个指征。当仅有影像学异常,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听诊的改变,我们应将其视为亚临床的(如一级)。
干预措施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常规护理(即教育、咳嗽和早期活动)和腹式呼吸训练。此外,两组患者也接受了类似的术后胸部物理治疗和体能训练直至出院。两组均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在手术前训练5天。患者通过鼻子缓慢吸入最大气量,保持一小段时间(吸气4秒),然后通过嘴唇缓慢呼气(6秒呼气),腹部肌肉收紧。
阈值吸气肌训练器(阈值IMT)装置(HS-;PhilipsRespironics,Pittsburgh,PA,USA)用于吸气肌训练。在物理治疗师的监督下,干预组每天两次接受最大吸气压力30%的吸气肌训练20分钟,持续5天。治疗师应记录每日吸气肌训练进展,患者主诉和日记中的不良事件。阈值IMT的吸气负荷以cmH2O校准,并且可以通过拧紧弹簧来增加训练阻力。基于Borg量表评分患者疲劳程度,阻力逐渐增加。如果Borg量表小于5,则吸气阈值训练器的阻力逐渐增加5%。调整训练负荷保持每天最大吸气压力的30%。指导患者使用该装置维持膈肌呼吸5次,休息5-10秒,再继续接下来的5次呼吸,周而复始,持续20分钟。每天2次。
对照组的参与者使用相同的训练器,相同的重复次数、频率、持续时间和监督,干预组强度在整个训练期间固定在装置的最小负荷(9cmH2O)。两组的训练方案由单一治疗师进行,以使训练标准化。
主要发现
表1显示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无统计学差异。
表2显示经过术前5天的吸气肌训练,干预组的吸气肌肌力、FEV1%Predicted、FVC%Predicted、MVV%Predicted显著增加。表3显示肺部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显著降低。
小结
术前5天强化模式的吸气肌训练增加吸气肌肌力,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了心脏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本文通讯作者郭琪教授也同意这一观点,但是他强调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开展多中心研究从而避免单中心的局限性。此外,我们需要进一步随访从而来确定术前短期的吸气肌训练对预后的影响。心脏康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继续积累经验和数据,为中国的心脏康复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文章来源:XiaoyuChen,LinHou,YuanyuanZhang,etal.Theeffectsoffivedaysofintensivepreoperativeinspiratorymuscletrainingonpostoperative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zd/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