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概述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osinophilicpulmonarydiseases,EPD)是指以气道和(或)肺(实质、间质、肺泡)和(或)胸膜腔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c,EOS)增多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临床疾病,伴或不伴外周血EOS增多。EPD可单发于肺或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肺部表现,是呼吸学科疑难疾病诊治难点。国内外文献报道曾用多种名称,以嗜酸粒细胞性肺病(eosinophiliclungdiseases,ELD)为最常用。本共识采用EPD而非ELD命名,是由于本共识涵盖了嗜酸粒细胞性胸腔积液(eosinophilicpleuraleffusions,EPE),而文献描述的ELD均不包括EPE。因此,经专家共同讨论,本文采用EPD命名。
EPD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决策是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为指导临床评估EPD的病因和建立疾病队列提供参考,广州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国内的呼吸科、风湿科、血液科、肿瘤科、变态反应科、感染科、耳鼻喉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讨论,形成了本共识。在撰写本共识的过程中,力求“从常见到少见,从简易到复杂”,以便避免“撒大网式检查”,尽可能节约医疗资源。其目的是帮助临床医师从寻找EPD病因的角度,根据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治策略。
一、推荐强度与证据质量
本共识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ingof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1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