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向来都是“小龙虾控”们的狂欢季,冰镇啤酒搭配小龙虾,一盆接一盆,别提多惬意。但是狂欢前,你得先确定一件事——你适不适合做一个“小龙虾控”?日前就有这么一起事故,一小伙驾车途中突然“痛风”发作,整辆车撞得近乎报废,就是“啤酒加海鲜”惹的祸。
7月18日上午7时40分许,鄞州交警大嵩中队接到报警,称在沿海中线球北村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到现场一看,交警“惊呆”了:车顶被拧成了麻花状,车头惨不忍睹,整辆车近乎报废。幸好驾驶员当时系了安全带,个子又比较小,成功躲过了“扑面”而来的护栏,没有什么大碍。驾驶员陈先生说,途中大脚拇指关节发热、发胀并隐隐作痛,后来疼得连踩油门都困难了。他原本想靠边停车,可突然传来的一阵剧痛使得脚像失去了知觉一样,狠狠踩了油门。加上应对不当,又多打了一把方向,结果撞了。
陈某称,前一天晚上做了虾蛄和小龙虾,再配上冰啤酒,喝的时候很嗨,但从下半夜开始就痛起来了。早上起来感觉没什么大问题了,就驾车去上班,结果悲剧了。随后,交警陪同陈先生去咸祥镇卫生院进行检查,最终确认是“痛风”发作。交警提醒,安全起见,驾驶人身体不适时,还是不开车为妙。
※痛风产生的原因:
痛风的产生与尿酸密切相关。人体代谢会产生嘌呤,从食物中也会摄入嘌呤,嘌呤代谢之后产生尿酸,尿酸经肾脏从尿液排出。如果嘌呤过多,产生的尿酸也多。尿酸过多,或者排尿酸的通路不畅,尿酸就会蓄积。蓄积到一定浓度,尿酸会结晶析出。这些结晶发生在关节处就会导致痛风。通常痛风是从大脚趾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关节。
酒也是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酒精在体内代谢为乳酸,会抑制尿酸由肾脏排泄,特别是啤酒,含有较多的鸟苷酸,代谢后也会产生嘌呤,导致尿酸增高。
小龙虾属于中等嘌呤食物,每克,嘌呤含量约60毫克,吃小龙虾,动辄一二公斤,就会导致嘌呤摄入过量。特别是这个季节的小龙虾,虾黄较多,虾黄的嘌呤含量更加丰富。龙虾不能贪多,更不能边吃边喝啤酒。特别是尿酸偏高的人,实在想吃,每次尝几个解解馋就可以了。
※除了龙虾,痛风患者还应该注意哪些食材呢?小编为大家找到一份嘌呤食物参照表。
小贴士:
1.过敏性体质的人尽量少吃小龙虾
医院皮肤科王佳华主任医师说,今年小龙虾上市后,已经遇到多个吃了小龙虾后皮肤过敏的病例。最严重的一例,是中毒性红斑。患者全身通红,连眼白部分都布满了红血丝。还有人吃过小龙虾后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红斑。因为现在检测过敏原小龙虾不是单独项目,不能完全肯定这些过敏患者是对小龙虾过敏,但可以肯定,一定与吃了大量的小龙虾有关系。
王佳华说,这些过敏现象,有可能是患者本身对小龙虾过敏;也可能是小龙虾烹饪时调料过多,患者对某些调料过敏;另外,如果小龙虾烹饪前清理不干净,肠道细菌感染,也会出现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现象。
2.小龙虾要清理干净并煮熟
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汤耀东主任医师介绍,临床遇到过多例因小龙虾没有煮熟或清理不干净,肺吸虫进入体内导致胸腔积液的病例。
龙虾和蟹类都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用烤、炒或腌、醉等加工方法不能将小龙虾体内可能携带的肺吸虫囊蚴(幼虫)全部杀死。在蒸煮温度保持在℃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才能确保肺吸虫囊蚴杀灭。预防肺吸虫病要不生食或半生食小龙虾、蟹类。
外出就餐时,尽量选择环境和卫生状况好的正规餐厅。自家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烧透。烧的时间应多于20分钟。
食用小龙虾时最好弃去头部,以免造成重金属累积中毒和寄生虫的侵袭,同时吃一些姜醋汁,以利于驱寒杀菌。同时,多吃些富含果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内容来自宁波日报记者王晓峰蒋炜宁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