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良性纤维性肿瘤带蒂不带蒂

胸膜良性纤维性肿瘤(带蒂/不带蒂)影像表现

胸膜的良性纤维肿瘤是一种起源间质的罕见肿瘤,典型地呈单发且生长缓慢。病变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最常发生于下半胸。由于40%有血管蒂系在胸膜表面,并可在胸膜腔内运动,因此在X线胸片和CT上一样,肿瘤可随着时间、患者体位或呼吸不同而位置发生变化。CT上,较小的肿瘤通常密度均匀,类似于肌肉,光整,边缘逐渐变细,与胸膜呈钝角(图1和图2)。较大的肿瘤可不均匀,常呈分叶状,并且可与胸膜呈锐角(图2)。CT上可发生强化,在较小肿瘤内常较均匀,但可因伴坏死、黏液变或出血时肿瘤可表现不均匀强化。出现钙化占不到病例的10%。出现时,通常为斑点状,且常常在较大的肿瘤内发生。可伴胸腔积液发生。

重点

在无症状患者,可与胸膜恶性肿瘤混淆。肿瘤切除通常可治愈。

相关临床知识

平均发病年龄在50-60岁,女性稍多见。约50%良性纤维瘤患者无症状,常在X线摄影或CT上偶然发现。出现症状可以是局部效应或全身作用引起。与局部效应有关的症状常见于较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体重减轻和低血糖。少见症状包括出汗、乏力、劳累、杵状指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鉴别诊断

CT上胸膜良性纤维瘤的鉴别包括胸膜其他结节或肿块,如转移瘤、淋巴瘤或间皮瘤。如果肿瘤靠近纵隔,也必须与纵隔病变如神经源性肿瘤或甚至与髓外造血鉴别。影像学上带蒂的良性纤维瘤运动提示可明确诊断。较大的肿瘤由于与胸膜表面呈锐角,因此在CT上仍很难与肺部肿块鉴别。这些肿瘤必须与胸膜的恶性纤维瘤鉴别。恶性纤维瘤的CT表现包括直径大于10cm、有坏死和同侧胸腔积液。

教学要点

胸膜的良性纤维瘤罕见,肿瘤生长缓慢,大小各异。典型表现为下半胸部光滑或分叶状结节或肿块。肿块可带蒂,随着时间、呼吸或患者体位变化可发生位置改变。

AB

图1:A.胸部CT平扫显示左后半胸见一个均匀肿块(*),表面光滑、边缘逐渐变细,沿胸膜呈钝角有助于将其定位为胸膜肿瘤。其手术切除为胸膜的良性纤维瘤。B.PET/CT融合扫描显示肿块(*)仅微量代谢活动

ABC

图2:A.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靠近左半膈肌一个约6.5cm边缘光滑的均匀肿块(*),与外侧胸膜呈锐角。肿块表现与4年前的CT扫描比较增大1cm。B.T2加权冠状位MRI显示肿块(*)呈中低信号强度。冠状位图像可更好确定肺外肿块的位置。C.T1加权轴位MRI显示肿块(*)呈低信号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白癜风的医疗
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yfff/53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