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将癌症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因凝血和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异常而出现的所有临床表现统称为特鲁索综合征(癌症第二大死因),常见于胰腺癌、也可见于胃肠道和肺、乳腺、肾脏、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部位的肿瘤。恶性肿瘤并发凝血、纤溶机制异常,临床上从无症状高凝状态到血栓栓塞再到DIC,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紫癜、静脉血栓、脑卒中、血栓性游走性血管炎、心肌梗死、外周动脉闭塞、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肝静脉闭塞性疾病、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肺栓塞、慢性DIC伴NBTE和动脉血栓形成等均诊断为特鲁索综合征。NBTE可能发生在心脏的任何一个瓣膜,但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经常受累,肺癌多见。D-二聚体水平与高凝状态的程度相关。
癌症相关血栓形成的全部病理生理学尚不完全清楚。癌症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分为三类:患者相关特征、治疗相关特征和癌症相关特征(表1)。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大、长期不活动、有血栓形成史、肥胖、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急性感染和心脏病等合并症。关于治疗相关因素,众所周知,抗癌药物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化疗药物如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物、他莫昔芬、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手术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增加了治疗相关感染。
癌症相关凝血障碍和卒中的治疗:急性期颅内或轴内肿瘤不推荐静脉溶栓治疗;全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清楚。预防和治疗:目前推荐标准治疗方案为LMWH。但需充分考量患者病情,谨慎使用。Khorana评分是一个有效、易于计算的风险评估评分,基于现有的临床信息(表2)。对于Khorana评分为≥3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
病例分析:
43岁女性,以“同房出血2年,术后调强放疗+化疗1月,发热2天”来诊,间断同房出血2年未重视,阴道分泌物增多5月,左侧腰背部疼痛2月方就诊,妇检提示:宫颈低分化鳞癌。4-2全麻下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骶前淋巴结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宫颈”低分化癌,淋巴结查见癌转移;免疫组化:宫颈低分化癌,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支持低分化鳞癌(肉瘤化癌)。结合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病检,4-2予紫杉醇+顺铂静脉化疗,5-13开始予根治性调强放疗+同期化疗。6-19于门特行同步放化疗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7℃,伴一过性晕厥。完善头颅CT:左顶叶稍高密度影,建议增强MR进一步检查。(6.20)
入院后血小板计数低,予巨和粒、特比澳及输注血小板治疗,并抗感染治疗。6-24于病床突发烦躁不安,不能言语,查体:混合性失语,双瞳等大形圆,光敏,未见凝视,右侧鼻唇沟浅,舌未伸,右侧肢体肌力2-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不高,右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急诊头颅CT:左侧额叶及颞顶枕叶交界区片状稍低密度影,性质?建议增强MR。(6.24)较6-20为新出现。
神经内科急会诊:结合既往有宫颈恶性肿瘤病史(考虑诊断:再发急性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瘤卒中?患者有恶性肿瘤病史,血小板低,有静脉溶栓、取栓的禁忌症,暂予阿托伐他汀钙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及脱水降颅压治疗。完善增强磁共振:左侧大脑半球、右侧颞枕叶多发急性/亚急性期脑梗塞;右侧小脑半球可疑环状强化小结节,建议随访复查。(6.26)
经升血小板治疗后,指标有所上升。转科继续予降脂、抗板等治疗,病程中查DIC提示凝血异常,D-Di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凝血及纤溶机制异常,可能存在慢性DIC可能。7-6进食时,突发口中食物不能下咽、反应迟钝,意识迅速进展呈昏睡状,呼之不应,牙关紧闭,口中含有食物,双眼球左右游动,双瞳对光反射灵敏,呼吸音粗,呈鼾声呼吸,压眶可有肢体活动,粗测四肢肌力II-III级。复查头颅+胸部CT:1.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左侧额顶叶脑回样稍高密度影,梗塞后出血?对比剂?建议结合临床;右侧颞叶脑梗塞;副鼻窦粘膜增厚。2.右肺中叶内段及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少许炎变;右肺上下叶小结节;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扁平胸廓?心脏稍显增大,肺动脉干增粗,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壁少许钙化。(7.6)
病程中查血常规:
病程中查DIC:
其余检查:
腹部彩超:双肾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双肾积水,多系膀胱过度充盈所致;右侧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腹腔腹膜后未见确切肿物及肿大淋巴结声像。
心脏彩超:左室壁稍增厚二尖瓣返流(轻度)心包积液(微量)
颈动脉彩超: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未见确切异常
全腹部CT:1.“子宫术后”表现;右侧输尿管炎症伴局限性腹膜炎可能,右输尿管上段、右肾轻度扩张、积水。2.肝尾状叶后方区钙化灶;胰腺饱满,部分边缘稍毛糙;左肾复杂小囊肿或钙化灶;膀胱壁可疑增厚;腹主动脉壁少许钙化;盆底静脉石。3.双肺下叶少许含气不良;心脏增大,心腔密度减低,心包少量积液;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伴胸膜增厚。4.胸腰椎轻度退变;左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陈旧骨折可能。
小结:
结合上述特鲁综合征相关简介,该例患者我们可以考虑诊断该病。患者增强磁共振未提示大脑半球瘤卒中可能,暂不考虑颅内转移。且影像学检查提示多个血管区梗死病灶,病程中查DIC提示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PT、APTT、D-Di等均升高,需考虑凝血及纤溶机制异常,慢性DIC伴发NBTE的可能。同时病程中因化疗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并继发导管相关感染,增加了治疗相关凝血异常及血栓形成风险。癌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机制众多,同时患者整个病程中放化疗治疗,抗癌药物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化疗药物如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物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患者体内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栓形成,且磁共振提示梗死病灶多为皮层受累,需考虑静脉梗死存在,该患者因为体内凝血机制异常,不排除为多发动静脉梗死可能。
该病预后差,最终患者因病情加重,复查CT可见卒中出血转化,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IkushimaSoichiro,OnoRyu,FukudaKensukeetal.Trousseaussyndrome:cancer-associatedthrombosis.[J].Jpn.J.Clin.Oncol.,,46:-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