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在结核感染过程中活的结核分枝杆菌能够直接刺激单核细胞表达IL-12,IL-12促进分裂原等刺激T细胞的分化增殖,促使Th0向Thl细胞转化,产生IFN-γ、TNF-а、IL-1等Thl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IFN-γ激活宿主单核细胞,使单核细胞向病灶部位集聚,控制感染播散,初步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因此,因结核病产生的浆膜腔积液中结核特异效应T细胞的数量远远高于外周血中效应T细胞的数量。近几年,很多研究报道了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非血样本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文献。系统总结梳理现有文献,发现采用TSPOT.TB检测非血样本,整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8%,82%。在活动结核病患者中,因结核效应T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浆膜腔积液中的含量高于全血中的量,两者之比肯定>1。那么,根据非血和全血中γ干扰素的cut-off的比值>1就能提高IGRA在非血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报道过,本为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方法:医院,选取-年81例肺泡灌洗液(BAL)和胸腔积液的TSPOT.TB结果为阳性的病人,跟踪随访至少2年,其中25例因无血液中TSPOT的结果而排除在外。同时搜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药物治疗,吸烟史,是否感染HIV等。取患者的BAL或者胸腔积液分别进行TSPOT,抗酸染色,PCR,培养试验,同时对患者全血进行TSPOT检测。分别计算ESAT-6孔和CFP-10孔中两者斑点数的比值。
结果:在活动结核病患者中,检测BAL取得TSPOT阳性结果的PPV为64.9%,然而通过与全血中斑点数的比值>1,ESAT-6孔的PPV提高到82.6%,CFP-10孔的PPV提高到71.4%(见图1);检测胸腔结业取得TSPOT阳性结果的PPV为85.7%,通过与全血中中斑点数的比值>1,ESAT-6孔的PPV提高到91.7%,CFP-10孔的PPV提高到92.3%(见图2)。
图1BAL检测中ELISPOT的阳性预测值
图2胸腔积液检测中ELISPOT的阳性预测值
结果:本文研究了在BAL和胸腔积液检测中EISPOT结果在活动结核病诊断的阳性预测值(PPV),结果显示,当BAL和胸腔积液中斑点数与全血中斑点数比值>1时,可能会提高PPV。虽然样本有限,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但这结果也为未来EISPOT在非血检测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同时非血斑点数与全血斑点数>1的比值,在你缺少细菌性和病理学依据,而要启动抗结核治疗时提供很好的帮助。另外,这种方法也能给很难诊断的肺外结核带来价值。
参考文献:
ReginaW.Hofland,etal.PositivepredictivevalueofELISpotinBALandpleuralfluidfrompatientswithsuspectedpulmonarytuberculosis.INFECTIOUSDISEASES,:–.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