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儿科医生成长18年儿科临床思维从

诊病和治病是临床医师的两项主要工作。正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病人的前提。临床医师要想对一个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诊断思维习惯。

《儿科临床思维》的由来

要想对一个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必须做到:①具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并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②认真、仔细地询问收集病人的病史资料,进行正确详尽的体格检查;③选择针对性强、特异性强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④注意临床经验的积累,注重循证医学的应用,查阅并收集最科学、最可靠的临床证据用于指导临床实践;⑤临床中善于运用辩证法和逻辑性强的临床分析方法;⑥善于观察疾病的演变过程及追踪治疗效果,能及时分析并修正诊断意见。

临床医师建立起一种科学、辩证而又富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维至关重要。为此,医院儿科的易著文教授牵头,组织中南大学湘医院的儿科医师共同编写了《儿科临床思维》(于年出版),将笔者在儿科临床中诊断的思维方法、技巧与经验系统地进行了总结,以供儿科医生交流探讨。

第2版的问世

《儿科临床思维》自年面世后,受到了广大儿科临床医师的青睐,尤其是被广大儿科青年医师和研究生们所认可,对其儿科临床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分析方法,建立快速的思维程序,都起到了有益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儿科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临床医生诊疗知识更新的需求,易著文教授组织编者对本书进行了全面更新,于年出版了第2版。

第3版即将面世

第3版仍然由中南大学湘医院的儿科医师编著,本书体现了我国西医发源地之一——湘雅医学院百年临床医学儿科学诊断思维的特点与特色,求真求确,必遂必专。

旨在引导儿科医师在面对患儿错综复杂的症状、体征时,合理选择检查方法,然后根据儿童疾病的变化规律,建立起多元思维分析体系,以及实际工作中程序化的操作系统。

随着儿科临床疾病谱的变化,儿科诊疗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尤其是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子诊断技术对罕见病、少见病诊断的贡献,儿科临床诊断思维知识需要不断扩充。

第3版对上一版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全面修订,仍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儿科临床思维程序、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病例讨论。

目录

上篇 儿科临床思维程序

第一章症状3

第一节发热3

第二节水肿10

第三节消瘦13

第四节生长障碍19

第五节肥胖26

第六节婴儿啼哭33

第七节慢性咳嗽37

第八节呼吸困难41

第九节咯血45

第十节胸痛48

第十一节厌食51

第十二节呕吐53

第十三节腹痛55

第十四节腹泻59

第十五节呕血64

第十六节便血68

第十七节心悸71

第十八节晕厥73

第十九节少尿75

第二十节多尿78

第二十一节血尿83

第二十二节白色尿86

第二十三节尿频89

第二十四节遗尿91

第二十五节贫血99

第二十六节出血倾向

第二十七节头痛

第二十八节惊厥

第二十九节昏迷

第三十节瘫痪

第三十一节异食行为

第三十二节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

第三十三节抽动障碍

第三十四节学习困难

第三十五节智力低下

第三十六节性早熟

第三十七节两性畸形

第三十八节听力下降

第三十九节视功能障碍

第二章体征

第一节皮疹

第二节发绀

第三节休克

第四节高血压

第五节淋巴结大

第六节胸腔积液

第七节心包积液

第八节黄疸

第九节肝脾大

第十节腹水

第十一节小儿腹部肿块

第十二节特殊面容

第十三节四肢短小

第十四节杵状指(趾)

第十五节乳房过早增大

第十六节库欣样面容

第十七节毛发增多

第十八节色素沉着

第十九节阴茎短小

第二十节肾积水

第三章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

第二节血生化检查

第三节酶学检查

第四节动脉血气分析

第五节脑脊液检查

第六节羊水检查

第七节尿检查

第八节代谢病筛查

第九节染色体检查

第十节基因诊断

第四章影像学检查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第一节超声成像检查

第二节数字化X线成像检查

第三节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

第四节磁共振成像检查

中篇 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思维

第五章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败血症

第二节新生儿黄疸

第三节新生儿呼吸困难

第四节新生儿溶血病

第五节新生儿硬肿症

第六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七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八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肺炎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第四节肺水肿

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四节扩张型心肌病

第五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第六节心力衰竭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消化性溃疡

第二节婴儿肝炎综合征

第三节先天性巨结肠

第四节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第五节炎症性肠病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急性肾炎综合征

第二节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肾小管酸中毒

第四节泌尿道感染

第五节反流性肾病

第六节溶血尿毒综合征

第七节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第八节肾衰竭

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营养性贫血

第二节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五节血友病

第六节急性白血病

第七节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第八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第十一章遗传代谢与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糖尿病

第二节苯丙酮尿症

第三节糖原贮积病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

第五节尿崩症

第六节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第七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八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感染性脑膜炎

第二节脑脓肿

第三节瑞氏综合征

第四节颅内肿瘤

第五节急性弛缓性瘫痪

第十三章风湿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风湿热

第二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四节过敏性紫癜

第五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六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十四章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结核病

第二节伤寒

第三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四节麻疹

第五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第六节脊髓灰质炎

第七节手足口病

第八节流行性感冒

第九节脓毒症

下篇 临床病例讨论

病例1 发热、肝脾大、血细胞减少

病例2 发热、咳嗽、心力衰竭

病例3 皮肤色素沉着、喂养困难

病例4 长期发热、皮疹、骨髓衰竭

病例5 高热、腹痛、肝脾大

病例6 腹胀、多浆膜腔积液、昏迷

病例7 贫血、肝脾大

病例8 皮疹、肝脾大

病例9 腹痛、发热、贫血

病例10 肌无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病例11 干咳、声嘶、吸气性喉鸣

病例12 颈部包块、纳差、盗汗

病例13 低钾血症

病例14 红斑肢痛症

参考文献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9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